第四百五十三章 俄军大崩盘(中) (第2/3页)
,耕地和草原又怎么会嫌多呢?中亚别看沙漠面积不小,但因为有着两条大河可以提供灌溉的缘故,农牧业的发展潜力其实是非常大的,西伯利亚跟其相比,只能算是个零头啊!
不过中亚地区面积太大,又不像西伯利亚那样实际上只有南边的一条走廊可以住人,想要彻底肃清残余的俄军绝非一两个月可以做到,而要建立起稳固统治的话,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至于为了长远考虑而必须进行的大规模双向移民,那更是只能等到三国大战结束之后才能进行了。
为了尽量缩短时间,国内又向中亚派遣了20万武装牧民,第一野战军也南下帮忙,而乌拉尔地区则移交给从北美战场撤回来的第四山地师,不过要想腾出更多的机动力量,至少也得等到1909年,因此第一骑兵军还是只能全靠自己,不过他们似乎本来就不需要什么帮助......
第一骑兵军挥师渡过伏尔加河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再无别的选择,只能抽调西南方面军移防战略意义极为重要的察里津(斯大林格勒的旧称)一带,一方面抵御第一骑兵军的进攻,一方面也防范高加索地区素有反俄传统的少数民族趁机造反。
但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骑兵军的推进速度竟然会那么快,西南方面军的大部队还在行军的路上就与他们的前锋部队不期而遇。运动中的交战对骑兵是极为有利的,第一骑兵军第七旅毫不犹豫地发动了进攻,俄军大败,四散而逃的“灰色牲口”们被他们的敌人一路追杀,大部分人都乖乖举起手来成了俘虏。
按照之前的做法,俘虏们解除武装后就被释放了,而骑兵第七旅也等来了后面的援军,有了一个骑兵师的兵力后,他们已经敢于对匆忙进入临战状态的西南方面军主力发动进攻,反正骑兵有速度优势,就算整体实力存在差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