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九章 风云变色(上)  甲午之军工霸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百五十九章 风云变色(上) (第2/3页)

有利得多。如果照李晖所说的那样做,俄国红军就算有千般理由,也难以洗脱“伪军”的嫌疑,而换成是导师先回国发动革命,然后中国释放的俄军战俘再发动起义响应,洗白就容易多了。

    导师一个人回去肯定是不行的,虽然还有一些布尔什维克留在国内工作,但是这次回去是要闹革命的,所以军事干部必不可少,因此导师这次还带了不少人回去,李晖相信有了这些人的组织和领导,这次俄国革命的规模和成效一定会远远超过历史上的1905年革命。

    不过,将来红军的主力肯定还是中国准备放回去的那些俄军战俘,一来他们的军事素质和作战经验相对起义的工农优势明显,二来墨门已经同意将之前对俄战争中缴获的武器弹药尽量都转交给他们,总量比目前沙俄军队的拥有量都多,而且背靠中国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得援助,三来布尔什维克对他们的改造时间更长,掌控力更强、组织度也更高。

    但是能够看清这一点的并不多,当初随导师来华的布尔什维克当中,大部分都准备随他回国,因为跟在老大身边永远是最容易出头的。还有一点就是,接受敌国援助毕竟不太光彩,就连导师自己,心里都存了如果革命足够顺利就不动用这支奇兵(指的是直接让其以红军的身份回俄参战、而不是等到苏俄政权建立起来之后再以华夏共和国释放战俘的方式回国。)的想法,因此留在中国看起来可以掌握军权,但也有很大的可能在未来沦为一个只是跟中国交涉战俘释放问题的代表,从此远离布尔什维克党的权力中枢。

    由于此时布尔什维克还不够成熟,就连导师自己都对革命前景有些过于乐观(历史上都因此交了学费,更不要说这个时空得了中国帮助,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已经强了太多,盲目乐观在所难免。),大部分布尔什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