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朴茨茅斯条约(上) (第2/3页)
敌卖国的言论,也是一个有力的回击。”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钢铁同志一开始还有点将信将疑,毕竟他本来就不是轻易会相信他人的性格,直到李晖告诉他已经准备好将国内完成了改造的苏俄红军都转移到伏尔加河东岸、为其不久之后回国参加革命做好准备,钢铁同志才终于放下心来,相信李晖是真心要支援俄国革命。
李晖之所以要这样做的动机,钢铁同志倒不难明白,但是那块土地可是中国侵吞的地盘里面条件最好、开发程度最高的,论价值甚至比整个西伯利亚都高,说放弃就放弃了?换做是他,绝对不可能有这样大的器量,一向心高气傲的钢铁同志一时间也不禁心生敬佩,当场郑重地为自己之前的鲁莽向李晖道歉,就连之前因为对中国大量侵吞俄国土地而产生的恨意不知不觉间都散去了许多。
其实李晖这样做也是反复权衡得失后作出的决断,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那块土地的价值?但问题就出在开发程度太高上面,当地居民数量太多、强制迁走的成本太高,而以俄罗斯人为主的民族结构又令同化的难度无限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化的难度丝毫不在俄军帮忙清场之前的中亚之下。
在国内(包括西伯利亚、中亚和北美西部)还有大片土地尚未充分开发的现状下,与其因为过度的贪婪硬要吞下而消化不良、同时还令未来中俄关系笼罩上一层阴影,还不如大方一点还给苏俄,虽然这块土地实际上是从俄国抢来的,但是已经到手了再还回去,而且是在中国实力远远强于苏俄、并且后者有求于中国的情况下交还的,还是能够赢得一些感激的,至少有了这份厚礼,将来苏俄国内的亲华派绝对可以挺直腰杆。
对于这一点,看看历史上美国人拿庚子赔款的一小部分来支持中国人留学美国收到的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