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七章 科技的力量(下)  甲午之军工霸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四百八十七章 科技的力量(下) (第3/3页)

    南线的战局也有类似的反复,由于红军压倒性的空中优势,联军运输补给的卡车损失惨重,甚至就连海上的运输船也被红军的飞机炸沉了许多(红军航空兵部队很快就想到了用飞机轰炸舰船的想法,但受限于工业基础,没能在战争期间研制出实用化的鱼雷轰炸机,因此拿联军的主力舰还是束手无策,也就始终都没能夺取黑海上的制海权。),导致海运也出了问题,直接导致了其地面部队的崩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不是拿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没办法(土耳其有海防要塞,但要塞炮威力不足,打不沉英国的新式战列舰,何况要塞炮火所能覆盖到的海域也极有限,因此就算红军一度占领了个别要塞,也还是没什么卵用。),苏俄红军只怕就能实现历代沙皇的梦想兵临地中海、占领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了......

    但这一切同样随着联军一方飞机的升级换代、以及专用防空武器在联军当中的大量装备而变成了过眼云烟。说起来,其实导师也知道己方的飞机优势持续不了太久,因此军工部门一直没有停止新机型的研发,可是受限于苏俄相对薄弱的工业基础,设计上改进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而联军一方的飞机却只需要改进设计就行,空间远比苏俄这边大得多。也就是说,1911年的空中优势根本就是一次性的,过去了就再也别想有了,就如同历史上太平洋战争初期零式战斗机的昙花一现那样,战争持续的时间一长,拼的终究还是工业基础。

    而空中优势的易手又令苏俄红军的补给困难雪上加霜,这两年里苏俄损耗惊人的不仅仅是战马,陆上运输的主力挽畜驮畜同样损耗严重。以联军一方雄厚的工业实力,汽车被炸毁了可以很快造出更多,而苏俄的骡马死伤了想要补充,越是越来越困难,以致于不得不大量使用毛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