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上) (第2/3页)
划,一是公开经济发展计划必然会同时暴露当时中国的真正实力,如果那么早就引起西方人的警觉,之后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变得无比艰难;二是因为工业基础太薄弱,新建几家大厂,工业总产值就能暴涨几十倍,增长率的指标不好确定,对以后的发展也缺乏参考价值;二是当时国内接受过近代教育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过早开始发力工业化,投身教育的人员就更不够了,长远来看必然是得不偿失,而且很可能早早就后继无力。
再加上当时因为工业规模还小,只需集中发展几个重点的工业城市就可以有相当显著的效果,也并不需要制定全国性的工业发展规划。
但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随着中国这十几年来工业的持续发展,现在中国工业虽然还集中在沿海沿江外加几个以采矿冶金为基干产业的资源性城市,但是很明显已经渐渐接近瓶颈期,必须往外辐射扩大范围才行。
尤其是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国内民众衣食无忧之后,很自然地渴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加快轻工业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那可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所需的工人和配套的社会服务人员的数量之大,是以前难以想象的,而且轻工业产品的多种多样也远非重工业可比,如果不能高屋建瓴地做好规划,之后中国的发展毕竟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制定明确公开的国家发展计划,已经越来越有必要。
而且如今的中国也已经具备了制定并实施这样的全国性发展规划的客观条件,首先,显著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强大到无惧任何外敌,自然也就不必继续对西方保密了;而且现在工业基础已经打下了,虽然各部门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但是毕竟总量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有那种光靠国家投资,工业总产值就能几年增加几十倍的事了,之后的发展也更需要遵循和利用经济规律,还有一点就是国家计委经过这些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