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只能牺牲日本人了 (第2/3页)
大幅增加农民的收入,不致于出现农业税免了之后却因为化肥农药和种子涨价而仍然挣不到几个钱的操蛋情况,二来还可以更加方便地管控化肥与农药的施用量(免费供应是有限额的,超过定量的就得自己出钱购买了。),减轻其对环境的污染。只是此前中央政府的财力、或者说是中国的工业实力还没那么强大,但是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推行,看似苛刻的条件不知不觉间竟然水到渠成了......
就算小农经济效率不高,30/15亩每户的耕地也实在不多,但如果除劳动力外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收获多少就能赚到多少,那农户的收入依然是颇为可观的。如果以李晖穿越前的粮价与亩产计算,农村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纯收入轻轻松松就能超过5万人民币,这无论如何都不能说低了,何况现在这个年代毕竟还早,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工业品与农产品的差价(准确的说,应该是工业与农业的生产效率之差。)都远没达到后世那么夸张的程度,实际收入算下来只会更高......
当然了,即使如此,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跟大部分城市居民相比也还是要略逊一筹,毕竟粮食、棉花这类大宗农产品的收购价可是由中央政府定的,而国家现在正致力于工业化,肯定要故意压低收购价格来限制农民的收入水平、变相加强城市的吸引力,又怎么会让农民过得比市民都好、导致工业化进程因为劳动力不足而延缓呢?
说到底,李晖是将其视作了一种调控的手段,既不让城乡差距过大,导致农民蜂拥进城而造成就业困难,也不让城乡差距过小、甚至颠倒过来,导致城市不能及时足量地补充新鲜血液。
中央政府能对国家经济控制到如此程度,这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仅从这一点来说,华夏共和国也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了。不过,中国实在太大,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再强,调控的时候也如同重型卡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