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两个济王 (第2/3页)
。
“都坐都坐!”
杨岸忙问:“宋大人,您答应要三天之内查出案情,不知道现在作何打算?”
宋慈摸了下胡子,道:“你们年轻人啊,总是那么心急!杨岸啊,其实我羡慕你们啊!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也许会重新选择。不瞒你们说啊,我年轻的时候也打过仗,打过金兵,连我的上司都说我勇猛堪比武将,后来却还是跟着我父亲做到了提刑官。如果我回到过去,或许我会选择做一个武将,征战杀场。”
杨岸先是惊讶,看起来杀鸡都成问题的宋大人之前还打过仗,后来又想到了自己父亲以及苍山的遭遇,道:“武将又有什么好,宋大人为民洗冤,将多少凶手绳之以法,又让多少真相大白于天下,又岂不是盖世的功德。远的不说,几十年前的岳王爷,打仗不可谓不勇,对国不可谓不忠,可是下场又如何呢?如果当时有一位像宋大人这样的官员能挺身而出,也许岳王爷就可以幸免于难。由此可见,大宋缺少的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将,而是能为这些勇将洗清冤屈的官员。如果没有宋大人这样的官员,即使再多的武将也敌不过秦桧贾似道之流的加害。武将为了抵御外地,抛头颅洒热血,固然可敬,可是那些令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文官更令人钦佩。”
“想不到啊,我宋慈活了六十三岁,还没有你看得通透,想得明白。汉人的江山就落在你们年轻人肩上了,本来,朝代更替也是常事,但是这次不同,大宋如果亡了,那就不是朝代更替的事,那是亡国灭种的事,大宋亡,则是华夏名族的灭亡,两千年的华夏民族,决不能亡在我们手中,答应我,答应我这个老头子的请求,无论如何要将蒙古人赶出中原!”宋慈早就看出了杨岸的志向,在宋慈的心里何尝不希望能驱除鞑虏,还我河山,可是他知道他自己办不到了,只能把所有的希望寄于年轻人了!
杨岸想赶走蒙古人,可他只是恨蒙古人欺负汉人,今天听了宋慈的话,他知道这不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