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火与凰  自由旌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火与凰 (第1/2页)

    人只要还能思考,就绝不会放弃对未来的想象,有些人想得远些,百年千年,有些人想得近些,明天后天。人本就不同,看法不同乃是自然而然之事,然而这里写写那边聊聊,所谓的集体意识一汇聚,居然真有一个关于未来的画卷模模糊糊地挂在不远处,就如同某一天它会成真一样。

    以古为鉴,是自先祖便开始流传的智慧,所以未来的样子实际上并不存在于谁的想象中,而是在夹在了历史的书页里。

    唐朝的狗和宋朝的狗,大致是没甚区别的,一样的吃喝拉撒,一样的打滚咬虱子;而唐朝的人和宋朝的人,却绝然不可能一样,从生活习惯到内在追求,甚至连体形长相都变化明显。那么同理,今天的狗和未来的狗大概还是没什么差异,今天的人却不会一直保持这个样子到未来去。

    太多的人把一群今天的形象安排到未来去,以至于来来回回都跳脱不出那几样模子,事实上未来的主角并不是现在的我们,而是后来的他们。未来之所以是未来,不是因为机甲战舰,不是因为超脑光脑,不是因为任何稀奇古怪的架空技术,而是因为身处在“那儿”的那群人。四大发明之后封建还是封建,工业革命之后资产仍然是资产,历史已经把一切说得足够明白。

    浮躁、自利、拜金,就像是流感病毒一样四处扩散,很难想象,曾经“修身克己”最为重视自身的族群,在如今却因为太过专注于外部事物而饱受诟病,然而这正恰恰说明了人的变化才是划分时代区间的依据。

    现今关于未来的作品很多,有一些颇具人气,而另一些很是拿过几个奖项,但若细心去看认真去查,却能发现自晚清东西方文化冲撞起才有这类作品,如梁启超的《新记》,徐念慈的《新法螺先生谭》等等,而在这之前似乎是没有的。果真没有吗,小说确实是没有,但其他形式却很多,也很早,《推背图》、《洛书》就是典型的代表。

    有一读《198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