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春城临安 (第2/3页)
示。
“主君有点闷闷不乐。”内侍牵住使女鲲娇的袖子,意指主君给九万脸色看。鲲娇瞪他一眼,爬进马车,内侍扁扁嘴巴,随之也登上了后面的马车。
元灵均又想起了老妇人,一边回忆她的古怪之处,一边琢磨她说的话,总觉得她有话没说完。老妇人有一只眼睛被利器剜去,一定经历过非人折磨,比如说言中了别人的命途而被施以报复。
太阳爬上了中天,越是往前,路途越是平坦开阔,马车不再颠簸。奔波多日终于要进城了,大家雀跃不已,趴在窗上欣赏京郊的风景,一路上欢笑声此起彼伏。
从天蒙蒙亮走到日头高照,车队停在驿站用过午食,从臣告知大家,车队上了路就不会停了,要一直到别馆,于是男男女女都大吃特吃,攒够力气,到了别馆才搬得动行装。
三年不见,临安城有什么变化呢。
鲲娇隔着半透明的帷幕望向窗外,雨水侵润过后,秋潮里带着沁人心脾的草木气息。
“主君快看,临安真是四季如春呢!”
“不愧是春城。”
臣属们也忍不住惊叹起来。
高大的城门近在眼前,有人敲响了车壁,示意有事禀告。鲲娇掀起帷幕,一张年轻的面孔凑过来。
“临安到了,在下也该去寻主人,就在此与娘子别过。”徽濬想了想,又道,“一路多亏娘子搭载,在下无以为报,待寻得主人后,再置备酒食与娘子谢恩。”
元灵均翘起嘴角,“这也算是功德一件,我竟然做了善心人才做的事。后会有期。”
徽濬愣了愣,展颜一笑,朝属下吩咐几句,众人齐声应诺,发出欢快的叫声后催鞭跑起来,一群好马载着英气勃发的陇西年轻人风驰电掣,直入临安。
城门口出入的平民被兵卒驱逐到两侧,从臣号令一声,车队竖起了王旗和障扇,云云淑旂遮天蔽日,铺卷整整一条临安主街,行人纷纷涌入街衢夹道围观。
“还没到春觐时候,怎么有诸侯入京了。”
“看王旗应是常山王的王驾,常山王还记得吗?曾被陛下撵出临安的樊公主。”
“这么说,陛下真的病入膏肓了,皇后连夜召她入京。”
“不是说不来,这样一来就是反悔了。唉,毕竟是血浓于水的父女啊。”
主道两侧的议论声不绝于耳。百姓们对元祐帝的几位帝女十分关注,想当年最没有希望入主东宫的公主却是至今为止唯一的女王。
为了迎接常山王,御史大夫和东宫中庶人头顶太阳站了一下午,腿都抽筋了,才看到威武的仪仗出现在街头。迎接的官员顿时松了口气,今日的日头格外凶残,把常山王这尊大佛安置妥当就能快点回家洗洗热汤,想到这里,官员们的笑脸愈发殷勤。
御史大夫带领辖下的属官迎上去,寒暄一阵后说道:“大王一路辛苦,请到别馆更衣暂歇,容臣等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