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风流阳翟 (第1/3页)
观涛阁是个好去处,明白的人都知道,了解晋王只需在阁楼坐上一日,便可清楚治下民生是否疾苦,常聚集在阁楼中的人真性情,谈论时局敢讲真话,不会曲意奉承谁,不会无故抹黑谁。
阁楼修建三十年,建成至今有百年之久,太上皇一朝广开言路,设观涛阁为聚贤地,门庭若市,为晋人抒发胸膉、陈述见解。而今鲜少有人再提到常山王。
元灵均进京后一直很低调,曾吃过她亏的官员想借机挑出毛病踩她也无缝可寻,想当初哪里有常山王哪里就有热闹,如今这风头热闹却转移到了徐家七娘徐春月的身上。
这位徐家娘子年纪不小了,翻年过去整双十年华,在寻常百姓家里已算是老姑娘,然而徐家态度暧昧,看他们的意思似乎没有考虑此事,只一味督促徐春月在政事上努力干出一番成就。
身为当事人的徐春月会怎样理解父辈的教导呢?
她是奇女子,传奇却不在她的才华和决策政务的能力,在于她对年龄渐长还未定下婚事表现得十分冷漠,近乎清心寡欲,超脱凡世。一来二去,登门求亲的世家越来越少,人们似乎已经忘记她的有血有肉,把她当成观音佛像来敬仰。
短短的几月,她风头大盛,人们谈她的才华,均是矫揉造作,呆板无趣,一手花篆好则好矣,刻意为之的痕迹显而易见,称她为才姝其实是名不副实的。
因是出自凤阳阁的手笔,即便涂鸦之作也有富商掷以千金,有几个世家子弟更是为几卷摹本争风吃醋大吵大闹,生事掐架,把观涛阁搞得乌烟瘴气。
渠奕是温润大度、没什么脾气的男人,也叫这些无事生非的膏粱年少吵得头大如斗,便想着以后不来了,闹心透了。
他和昔日的同袍叙了半日,在阁楼下作别,顶着突如其来的微雨打马回馆,回程中遇见一独行的小童,小童欣喜地唤他姨父,渠奕捞了小童上马。
一场雨,临安城彻底笼罩在昏昏的暮色中,路上行人仓促而归。
“停车停车。”在风雨中急行的马车传出一声急喝,车夫忙停了车在道旁。
坐在车中抓心挠肝的阳翟公主趴在车门前大口特吐,把一张秀美绝丽的脸蛋憋得乌青泛紫,额头和双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
待她吐完了,仆婢们的噩梦就降临了。阳翟公主指使侍女务必要擦净衣物上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