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盛世当修书 (第2/3页)
时期曾命孔颖达负责修撰五经正义,还有魏征主持修撰隋书、房玄龄等修晋书、姚思廉等修梁书、陈书、李百药修撰北齐书,令狐德棻等修周书,还有太宗、高宗年间的李大用、李延寿父子修南史北史,后来传世的二十四史,仅仅唐初不足一百年的时间就修了八部,占了三分之一,可见唐朝修书的盛举是如何之大?
后来高宗朝,李弘和李贤两位太子虽然没有大规模修书,然而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李弘选编瑶山玉采,李贤为后汉书作注等等。
李显作为新晋太子,自然也不能免俗,而且在他看来,修书这样的盛举自然能够体现他作为当朝皇太子的巨大组织协调能力。
所以,李显也决定修书,而且是修一部空前的巨典,这部书的名字他也都已经想好了,名字就要四库全书,把天下所有的书籍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编撰到一起,形成一部规模空前庞大的类书,并且鼓励天下的士子、佛道等人将所藏书籍抄写备份,然后献给朝廷,朝廷将根据献书的多少以及珍贵程度进行适当的奖赏,或者是钱帛奖励,或者是勋爵奖励,与此同时命令王勃作为总修撰,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骆宾王、杨炯、卢照邻、道士潘师政、李荣、孙思邈、和尚神秀等人为副修撰,其中杨炯一开始因为“愧在卢前、耻在王后”而拒绝副修撰的职位,后来由于卢照邻的劝说以及在如此大的修书盛举诱惑下最终答应了下来。
而孙思邈则是因为他的医学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完成,见李显提出如此宏大的修书计划,想着要将他的书稿加进去,以便自己这两部花了数十年心血完成的巨著永世流传下去,以便造福后世百姓,这才专门来到太子的东宫,被李显苦苦挽留,答应以近百岁的高龄做四库全书的副编撰,专管集类的医学书籍编撰和经类的道教经典整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