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章 运动会(七)---内需  雄起澳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六十章 运动会(七)---内需 (第2/3页)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哪里碰到过这样的促销手段。有些控制不住的人,还开启了‘剁·手’之旅。

    如果钱花光了,还嫌买不够。个人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但这是有消费额度的。

    一般情况下,个人负债不能超过三个月月工资的总和。多了,就需要所在的工厂或单·位,提供担保。也可以将自己值钱的东西,送到银行抵押。

    一旦出现了欠债不还的情况,那应对之法,也很简单粗暴。首先是将其告上法庭,然后警察拿到当地司法部门的执法命令,依法对欠债人采取强制措施。第一步是将所属的财产变卖,结算成现金,还清债款。要是这样,还不足以还清。那就只能去劳改营慢慢还了。

    这是经济违·约罪,去劳改的话,工资和外面是一样的。但缺点是,不能自己选择岗位,更不能调换岗位。工作的时候,还得在狱警的眼皮子底下。要是发现偷懒、消极怠工啥的,工资就会唰唰唰的直线下降。

    除非还清债务,否则永远都出不来监狱的大门。

    正是这欠债的代价太高,因此没人敢欠债不还。百姓们在消费的时候,也不敢随意贷·款。算是让他们保持了一点理性。

    很多勤俭节约的华人,也都在这疯·狂的促销活动中。抱着占便宜的心理,大买特买。

    在大明,那么多族群中,华人是最富裕的。这是因为移民南洋的华人,大多是在家里穷怕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十分节俭。移居大明后,便将这种习惯,带到了大明。且华人勤劳又能干,恨不得将一分钟,当成两分钟来用。在其它族群的移民躲着加班时,华人会主动申请加班。当然,这是冲着双倍的酬劳去的。

    因此打开他们的钱袋子,是非常有必要的。

    毕竟欧洲移民、南洋土著,都没存钱的习惯。即使是被华人同化得最严重的澳洲土著,也没被华人勤俭节约的习惯感染。都是今朝有酒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