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自行车赛(二)--华夏 (第2/3页)
的欧洲移民和华人,生活在同一个的社区。
这些人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天差地别。想要说会儿话,聊会儿天啥的,都有困难。
那么,只能学好大明的官方语言--华语了!不然活人都要被逼成哑巴!而行汉家礼仪,方便了不同族群间的交往,有利于和谐。以免因生活习惯不同,而发生冲突。且这是大明的国礼,在重大活动中,都要用到的。若是不会,根本不可能取得国民资格。
这就和学华语是每个大明百姓的义务一样。一旦国语不达标,不说取得国民资格,就是从临职大毕业,都困难。因为临职大是每个新移民必须进修的地方,毕不了业,就出不来。成为大明人,就只能是个触不可及的梦!
不过这只是城镇地区。在安北省的深山老林里,还有很多土著部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大明也没那精力和时间寻找他们,同化他们。所以直到现今,大明只掌控了当地相对富庶的沿海平原、丘陵低地,广大内陆,还没有涉足。因此扩展到全省,华语的普及率并不高。
但可以预见的是,等大明日后有精·力了,这些深山里的土著,就要被迫和外界交流。那时候,华语也会成为他们不得不学的语言!
至于为何把大明本土称为夏州,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就是夏朝!
那是汉人的起源民族--华夏族,在祖先黄帝的带领下,组成黄帝族和炎帝族的部落联盟,战胜蚩尤部落,并在中原建立的国家。
由此,创造了一个延续数千年,永远屹立于历史长河中的伟大民族。大明以‘夏’代称,就是想重现甚至超越祖先的丰功伟绩。使得华夏一族,傲世宇内,执掌乾坤。
且大明不仅将本土改成了‘夏州’,还将东亚改成了‘华州’。清国、日本、朝鲜全部,越南、暹罗、缅甸大部,都被囊括在内。
这样做的动机,很难不引人遐·想!
英国大使馆,访明使节马戈尔尼正一眼不眨的盯着报纸上的文章,喃喃自语道:“‘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的《尚书.周书.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