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芭奴的权力欲 (第2/3页)
陆军可以读成六千骑兵与三千步卒,军资三百六十万改读成一百二十万,把一道出兵的敕命读得一蹋糊涂,最后扔在地上责令重新制定出兵地点与进军方向。并喻旨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方从哲为首辅,拜吏部尚书卢植为建极殿大学士为次辅,令两人同荐三人组建五学士内阁。并上喻,五品以上文官六品以上武将散朝后多备衣物携同太上皇去南明大岛检视。
散朝之后朱慈焯又亲自去了趟神庙,把活佛拉班移岛的方向从澳州改到了库页岛日本海最北端。并严令他先把世界地图读熟看懂,不许擅自移动或改变日月岛移驻目标。出发前又旨兵部尚书皇甫嵩留守日月岛,从炮舰上卸下一万担军粮严防岛内百姓反战骚乱。
朱慈焯现在已经不是大明的皇帝,不必要把部队全部带去作战,何况一万六千骑兵步卒杯水车薪改变不了战况,派部分精兵过去对皇太极倒还有威慑作用,也可以跟崇祯谈些条件。
天启帝朱由校获救入主日月岛只是名新主,虽受百官拥戴岛内百姓可不会赞成,何况旧主“郑直”已在生命恢复之中。日月岛仅是个藩国,按大明官制最高级别仅是五品王府长史,现在按原来郑国师的级别仍设置正四品为官员最高级别,只是薪俸都已提高了两级半,四品的已领到从一品级别的年薪。
官职级别虽不高但都是历史上的牛人,而且大都数些吃着皇粮的闭职官员,每年轮流出去实习打杂,让他们熟悉新社会进行观念上的转变。武将还好些,只知学习新武器新战法及领兵之道,与外界接触不是太多。文士大儒就麻烦些,好在汉末三国的文武都自小出生在日月岛,改变缓慢融入艰难近三十年下来马马虎虎也能够得上宋初时期的官员水准。
当然其中不凡接受与改变较快的牛人,比如掌教育科技与工商的最高长官陈宫,当年跟着吕布真可算是怀才不遇了。世界地图是日月岛上的最高机密,也是天启帝朱由校入主日月岛的大礼,能够首读此图的日月岛官员也就四名中枢与戚继光五人,此时还有三名留在日月岛的大明遗臣。
甄邯在这里是属于最古老的前辈贤达,也是最顽固不化的一名大儒,虽然顶替原来的郑宽出身的甄邯已是第二十八个年头,(原来的郑宽年纪还大些,因为1625年与1638年之间的十三年时间日月岛宫岛顶部被人为的压缩,郑宽的年龄与与原来的郑直相差就小了许多。柳氏进夏宫生活的两年却是比甄邯他们多出的两年岁月,有一部分去下面当差的人实际年纪已超过一直生活在日月堡中的甄邯。)执掌日月岛有时间还不足三个月,堡城内外因较大的时间差,在日月岛的经济收入上给了甄邯一个“日进千万”的错觉。
此时宫岛上的官员都还不清楚整个日月岛已经同步,更不清楚同步之后会对岛内粮食供应造成巨大差额,因为以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