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君心莫测  匡扶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12章 君心莫测 (第2/3页)

如此作为,眼里还有没有皇上,心中还有没有大明江山?据微臣所知,叶向高任用私人,屡次为人开脱去罪,总是将他人犯下的罪过往自己身上揽,如此行径,将我大明纲纪置于何地?”

    顾秉谦的话让天启想起了过往种种,点头道:“顾卿家言之有理,每一次朝中臣员犯下罪过,叶辅总是替他们开责,以往朕看在他老迈操持的份上,才多次对他既往不咎。可他还有完没完了,难道朕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经他同意吗?”

    魏忠贤恭敬说道:“皇上乃是大明天子,一国之尊,自然是言出九鼎。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当然是唯皇命是从,岂敢与皇上作对?纵然叶阁老劳苦功高,可老奴觉得他此番包庇林汝翥,却是犯了一个大糊涂!”

    “他这不是犯糊涂,而是自持功勋,逼君犯谏。”天启狠狠吐出了一口闷气,道,“不管如何,这一次朕都不会再放任他的所作所为了。”对着魏忠贤道,“林汝翥犯了朝规,不可原谅,此次无论如何也要将他捉拿受刑,但不可伤了他的性命,只是给他一个警告。”

    魏忠贤答应一声,不再言语。

    顾秉谦连忙问道:“皇上打算如何批处叶向高的奏章?”

    天启闻言眉头又深锁了起来,犹豫不决,显然对如何应对叶向高还没有拿定主意。

    一时之间,殿内的气氛有些沉闷。顾秉谦更是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天启打算如何处置叶向高,要是叶向高没有离开朝廷,他肯定要寝食难安,这个老家伙的能耐他是了解的,在他的暗中绸缪之下,指不定已经失势的东林党便要卷土重来。

    片刻后,天启对着魏忠贤说道:“大档,你认为朕该当如何回应叶向高?”

    魏忠贤心中狂跳,差一点便要将同意叶向高辞职的话脱口说出,但终究是想起了手下儿郎们的劝告,强忍心中的激动,缓缓说道:“回皇上的话,老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叶阁老,但老奴知道,叶阁老历经数朝,为大明殚精竭虑,早就是染病之躯,否则不会称病不朝,倘若让他继续为国操劳的话,恐怕会沉疴难起……”顿了顿,续道,“那些东林人虽然被皇上驱离京师,但他们都心存念想,盼着有朝一日能被辅招还京师,继续施行他们所谓的辅国方略……”

    天启闻言,心中翻起了波澜魏忠贤虽然没有明说,但话中之意昭然若揭。摒弃东林的施政方针,启用另一套治国之法,是魏忠贤、顾秉谦等人一手谋划、经他御口亲自应承下来的事情。要想施行顺利,自然要驱除那些结党乱政的东林君子,可是有叶向高在,他们自然担心有朝一日自己会改变想法,重新启用那些东林党人。

    天启重重叹息了一声,东林人的施政方略在几年的施行当中,并不能为大明天下带来起色,这些人虽然忠心秉直,但终究是叫的响,做的少,还不如魏忠贤的那些古怪方法,很快便使得大明内库充盈了不少。

    想到此,天启再次看了一眼叶向高的奏折,缓缓道:“既如此,那就让辅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吧!”顿了顿,又道,“加其为太子太傅,赐锦缎二十匹,银二百两,由京营护送回乡!”

    顾秉谦和魏忠贤互看一眼,连忙应承道:“皇上体恤老臣,真乃圣明之君!”

    二人正欲退下,天启却道:“大理寺右少卿孙越陵上折,请求调任地方任职,你们对此又怎么看?”

    顾秉谦踏前一步,道:“孙少卿蒙皇上恩德才在大理寺担任司职。如今他任职未久,便想离职外放,实在是有负君恩。”

    天启怒笑一声,道,“自朕放逐东林以来,这些东林臣工便争先恐后地上折乞归,好像朕会吃了他们似的,既如此,朕就不强人所难了,他要走,便让他走吧。”

    魏忠贤试探着问道:“那么皇上打算将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