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30 请辞离去  百步惊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2-130 请辞离去 (第1/3页)

    天锦十五年,十月,凛冬将至。

    靖王归朝与冬日迎后两件事极大地刺激了百姓的神经,连日说得口干舌燥的说书人赶紧将司寇向明的剧本换下,撇了正房与妾室的剧本,连夜搜集了太后与靖王的传闻整成了新的本子,挥着手讲得眉飞色舞,口沫四溅。

    魏国并不如秦楚一般严禁舆论,小皇帝不管事儿,而太后,只有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斩几个头来警慑百姓,因而魏国的百姓茶余饭后总有八卦传闻来消耗过多的精力。

    靖王停军京外,等待次日宣召,迎送入京。望眼欲穿的百姓们只好暂时将注意力放在了春日科考之上。

    这魏国科考,算得上是大陆数一数二的重大日子。读书无国界,魏国科考又是晋举任官的必要途径,就像是一张无国界的通行证,他国子弟哪怕考上了,即便无法入魏为官,归国后也能某上一官半职。

    其他三国的读书人苦读十数年,于中秋时节过后便收拾行囊拜别亲友,一路跋涉来到魏京,经过一两个月的精心准备后,或忐忑或潇洒地迈入太学院下的考场,梦想着在大陆之上青史留名。

    魏国太学,传说收纳国子三千,曾在大陆各国的历史上有过辉煌的一段时间。虽然死去的魏灵帝生前醉心酒色,对文人并无多大好感,甚至于执政第四年某夜醉后因原老宰相的谏言一怒,索性废除太学科考,将老宰相贬谪回乡。

    先皇驾崩之后掌权的皇太后第二年便宣布科考重办,足以在诸多读书人的心中为太后添上尊敬的一笔。

    这几天,连鲤在卫若水的指导下,开始正式接触朝政之事,为将来独当一面的亲政做准备,于是过得也紧张许多,整日在脸上的笑容也少了,绷着脸,面无表情地过着一天又一天。连带着服侍她的岫玉与元香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哪儿做错了招了她不高兴。

    连鲤每日需得按时上朝听取朝臣禀报,日常政事上太后也试着放权给她,因而更多的时候她在徐夫子的唠叨声、石兰漠然的视线、以及群臣争辩声中度过。当然,最令她深痛恶绝的,便是喝着那可能毁掉自己一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