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只有一个伴侣 (第2/3页)
这两父子……一个比一个奸……呃,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卫终收敛了所有的小心思,诚惶诚恐,只怕让楚王不喜,楚王以前并不怎么待见他。
天授帝意味深长道:“你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小人知道。”卫终对着楚王叩头,决定以后唯楚王马首是瞻。
……
卫终新上任就干活,天授帝吩咐他带着任命书,去拿六军虎符。
卫终一走,天授帝就眼巴巴看着两碗小汤圆:“九郎,父皇还有点饿。”
他想吃桂花汤圆了……这是阿期没有入宫之前唯一给他做过的食物,现在又是儿子的一片心意,最幸福的味道。
沐慈看温着的瓷锅内,小汤圆还是一粒一粒的,摇头,从一旁拿了易消化的桂花糕塞给天授帝吃。
天授帝吃着香,不忘道:“九郎也吃。”
父子又两分食点心。
天授帝想到什么,笑着故意道:“小牛儿,你这么体贴,心肠又好,谁嫁了你都是福气,你一定会对她很疼爱。”
天授帝都有点嫉妒未来儿媳妇了。
自己心爱的人,当然要疼他,爱他的。
但沐慈知道天授帝提起这个话头的意思,只瞟天授帝一眼,不接茬。
天授帝见话头没人接,只好自己一个人唱戏:“你已经满十六,过年就十七,该大婚了。”
天授帝觉得自己这“回光返照”时间有点长,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一点也没怀疑,只感谢老天爷肯多给他时间。
他高兴道:“父皇为你定下了你姨家的小女儿,那姑娘是好孩子,你一定会喜欢的。两家已经交换了信物,一会儿你姨父会带着庚帖过来交换,便算下定……”
沐慈:“……我不能应下。”
天授帝只道:“还害羞呢?男女成年后大婚,延续子孙,是天地伦常,再正经不过的事,你若想看看那姑娘,父皇就安排她入宫来。就是礼部什么都没准备,现在办不了婚礼……父皇看不到你成婚了。”太遗憾了。
不过以后这牛孩子,有王丞相去管,他也算稍稍放心。
天授帝本来中意宁国长公主的小女儿。如果单论姻亲,宁国是最好的,她脾气强硬,嫁了三回,别人越嫁越低,她越嫁越好。她的小女儿是与现任丈夫孙青峩所生。
孙青峩受封兴国公,曾经是沐春的少年伴读之一,虽是世代将门之子,但祖、父辈男子早早战死殉国,一门忠烈。
也意味着一门妇孺,家道衰微,所以年少的孙青峩被沐春看中,让永和帝点了他做伴读,当时太皇太后卫氏才没有干涉。
沐春死后,孙青峩郁郁不得志,被年轻的天授帝笼络在身边,后来孙青峩在西北打出赫赫威风,孙家世代将门,在军中也有势力,成了天授帝登基的一大助力。
后来,孙青峩被封为兴国公,掌管西北防御。
宁国长公主三嫁时,看上孙青峩。孙青峩也怕功高震主想退出,刚好驸马不能掌权,他便娶了宁国,退出西北,回京城做驸马爷不问军政。
因他识趣,天授帝仍然让他亲弟弟孙青岚在西北掌权。
天授帝本打算让九郎娶了孙青峩和宁国长公主所生的,两人都疼如珠宝的幺女,就无形中将西北军孙家一系都拉拢了过来。
西北军中,孙家不比杨家差。
不过天授帝一想,宁国的幺女虽能带来大利,可据说脾气像足了宁国,骄横跋扈不讲理,打了小的一定能惹出大的,娘两一起不讲理。
宁国长公主不讲理的时候,天授帝都招架不住,所以宁国的小女儿虽只是个小县主,可在京中连天授帝的小公主都不敢随意惹她。
天授帝才改了主意。
他的九郎,也是自己疼如眼珠子的,怎么能受气?
再说,九郎的身体状况,特别是男子根本不知能不能好,若择了定国之女,九成九不会体谅,若嚷嚷开来就让九郎成了旁人嘴里的笑话。
娘家背景可以给夫家带来利益,却也是女子的依凭,若是宁国侄女搅翻天,他家九郎的日子绝对不好过。
天授帝想一想九郎过的鸡飞狗跳就心疼。
但如果是王相幼女,情况就好多了。
王家是寒门,无权势无根基,必得仰仗九郎,且念着亲戚情分,那女孩子也是个聪明懂事的,所以不管什么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