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父亲!是个好父亲! (第2/3页)
东西,总是这么瘦,还说要百年呢。”“那你什么时候叫一声‘父皇’听听?”
“倔牛儿……”
然后,天授帝知道他家九郎,倔强的外表下,心底还存有一丝柔软。
——洪灾降临,父子两第一次携手,出现在公众视线中。
天授帝把九郎带去了朝堂上,也第一次明确了——自己想要让九郎继位的决心!
“我想帮忙,能不能去旁听?”
“我既然开口,必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且不论后果如何,国难当头也不是计较个人得失的时候。”
“说实话,我很需要您的保护,十分感谢您。”
……
“哪怕一州一县出问题,对那里的百姓来说也是灭顶之灾。想要做好一件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寄望于的实施者的良心,而应该有更好的规则和制度。”
“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救助百姓。”
“百姓正在遭难甚至横死,我明明可以帮忙,如果为了个人安危,什么都不去管,不敢管……我又怎么能躺在由大幸千千万万百姓缴纳赋税而撑起的富贵里,心安理得享受一切呢?”
然后,九郎提出“义商救灾策”,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却挽救了大幸的国运。
然后,天授帝也终于下定决心,每个皇子一壶“玉泉春酿”,将阴谋伸向九郎的脏手,通通斩断了。用行动,保护了自己的儿子,虽然比较偏激。
——九郎再出治水良策,指出西河平原的危局,让父亲为儿子感到骄傲“大幸有你,幸甚之至!” 。
父亲发现,九郎的心胸,眼光和智慧,远远超越皇者的高度,超越了这个时代。可同时父亲也发现,九郎的身体垮了,远远无法支撑他的理想。
也是一个父亲,第一次拥抱儿子,且没有遭到拒绝。
“你们都忽略了水患的根源——江河上中游……”
“西河平原也得保持浓密的植被。”
“继续加重草场负担,百年后,或许不过百年,西河平原养殖过度,又不重视水土保护,让西河决口更多倒是其次。流水会冲走土壤,长不出草木,西河平原就变成了荒漠,而再也无法供给国家哪怕一匹战马。”
“我只是在做我觉得应该做的事,您不用挂怀。”
“自然之力很难抵御,治理之法更不能纸上谈兵,这是影响百年千年的国策,不是谁一拍脑门就能决定怎么做的,我没有把握,不会乱说。”
“但有一点您做得很好,继续做下去是没错的——首先要保证百姓都能吃饱,才能去退耕,退牧来保护环境,否则强制推行退耕引发的后果很严重。”
“您别误会我的意思,不管我在什么位置,一个人都不行,必须依靠所有人群策群力。这个国家能人辈出,只需要让才有所用,劳有所得,名有所归,自然有千万能者为国谋策。
“一时虚名不是我想要的,致使上下有怨,世道不公是其次,最主要是出力而无所得,会无人肯再出力,万事难办。便是我个人的智慧精力有限,而群体的智慧是庞大且无穷无尽的,就像万千溪流汇聚成江河汪洋,千万血脉汇集在心脏维持鲜活……我不能以一己私利,堵死哪怕任何一条小小的脉流,才能让一个国家保持健康活力,长久存续。”
“我这段时间也不光发现了西河平原的问题,这些天也看资料,请教了许多老师,归纳了一些治水护林之法,整理成册。”
……
“陛下,长乐王殿下今早无论如何都叫不醒,高烧不退,恐因近日连出两策,为百姓殚精竭虑,伤了身体,有……有性命之虞了。”
“挺好看,我会戴的。”
然后,一个父亲向老天爷祈愿,宁可减寿,也要让他的小九郎活着。宁信鬼神,给小九郎亲手做了无数“福禄寿”的小挂件,压着他的性命。
父亲第一次拥抱儿子,关系开始回暖。
——父子两第一次举杯共庆谢期生辰。
天授帝也终于一偿“手把手”教儿子的夙愿。也是父子两第一次没有冲突,推心置腹,说出埋藏在心底的秘密。
“您喝太急了,缓缓。”
“这曲子叫什么?” “《凤求凰》,你母亲最喜欢的曲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