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出宫·美食  盛世慈光(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12章 出宫·美食 (第1/3页)

    因楚王定了个时间底线,谁也不敢拿他说出的话不当一回事。所以大家都有了紧迫感,一些不重要的事就不拿到朝堂上来说了。即使要说,也尽量在腹内打好腹稿,简短一点,一些引经据典,修辞的话就不说。

    因为赶时间,平时为了鸡毛蒜皮都要争一争甚至打上一架的群臣,今天效率特别高,也特别和气,飞快衡量着,大家各退一步把事办妥。

    沐惗登基之前是上过朝的。当年天授帝为避免“五王争位”巩固太子权威,其他儿子都只当闲散王养活,却也会让有一点才能的洛阳王参加日常朝会,也被先皇抓过几趟差。

    沐惗有对比,就觉出味儿来了……

    时间这么一规定,朝会上处理政务,比以往父皇在的时候更加顺手一些,也快多了,完全没有吵闹糟心的感觉。

    大家紧赶慢赶,总算在快到巳时讨论完了。只有个大臣在唾沫横飞做总结陈词,都说了三分钟了还在情绪激动地说。

    众臣也坏,不提醒他,都用眼角余光看楚王的反应。

    沐慈看时间快到了,自顾自站起来……

    众人看向他,那个大臣像被掐了脖子的公鸡,半句话憋在喉咙里,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险些没憋死。

    朝臣心道:活该,每次朝会,就你话最多,还都言之无物,让人打瞌睡。

    沐慈没有发难,只似灵猫般伸个懒腰,活动了一下手脚,才用他清澈温润的声音说:“我占用半刻钟,做个总结。第一次大家的表现就极好,望继续努力。”

    众臣纷纷含笑谦虚。

    沐慈说:“当然,问题也还是有,这个先不提,大家慢慢来。我只说个提高朝会效率之法,诸大臣要不要听一听?”

    众臣当然想听。

    “政事堂可订立朝会计划与议程。”沐慈道,“举个例子,今天大家可以将明天|朝会想要讨论的议题,提交政事堂。政事堂定下提交截止时间,截止后政事堂汇拢、商讨议题。朝会两个时辰,要处理天下事务,时间紧任务重,是以大事优先,其他延后再议。军务兵事则由武将提出,由枢密院拟定。”

    众臣洗耳恭听。

    “而后,政事堂按议题轻重缓急明,标明重点,难点。恭请圣裁后确定下来,为明天议题计划。”

    听得王又伦等宰执边沉思边点头。

    沐慈又道:“朝会议程也做个规定,在计划中标明每个议题由谁提出,谁可参与讨论,规定发言时间,不得逾时……最后,宰执总结,按多数人意见决议,这个你们自己把控。”

    “议题计划誊抄或印刷,下发给每位臣工,这样一来,诸臣有个准备时间,到第二日做到心中有数,拿出真实材料,侃侃而谈,自然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大家严格遵守朝会议程,不得无故拖延或影响秩序。刚开始可能不适应,但大家努力配合,摸索经验,朝会效率会大幅提高。这种先定计划的方法,也可在其他官署会议上沿用。”

    沐慈不等大家提问,考虑全面道:“每次朝会空余两刻钟时间作为自由讨论,或留给御史言官及突发事件。当然,也可以当庭提出新问题,但不是紧急要务,都可挪后,节假日顺延一日。”

    众臣特别是丞相王又伦等宰执都考虑这方法的可行性。

    沐慈又说:“朝会不是文会诗会,所有疏奏,言论都直白简要,言之有物,案例与数据准确。我读多少书,你们禀奏用太多典故,华丽辞藻……天花乱坠我反而听不懂。”说罢,他淡淡看一眼最后说话的大臣。

    那大臣忙低头。

    文官撇嘴,暗道“楚王不学无术,不懂欣赏,还不懂得掩饰。”武将倒很欢迎直白简练这一条,从此以后就不用被文官绕晕了,普大喜奔!

    德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