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劝和 (第3/3页)
更有利。
只是沐慈也不会轻易搭理沐惗,一要让他受够教训,将来不敢轻易动坏念头;二要观察,看他值得自己投入多少,投入到什么程度。
现在看来,沐惗品行的确不错,值得投入。
只需要一个台阶,促使兄弟和好。
王又伦就把这个台阶,给送到脚下了。
沐慈顺势走下来,也是真心受教,对王又伦拱手:“老师所言,我是明白的,多谢您的提醒。还望以后我有什么错失,您都能直言不讳。”
王又伦感动地眼泪又流出来,扶起沐慈就夸:“殿下深明大义,总是以大局为重,是我大幸之福,百姓之福。”
沐慈没有得意,也不悲愤,平静说:“之前三哥负我,我心里虽想与他重修旧谊,可实在有些怕会再伤心。三哥做了皇帝,如果要再次利用我,负我,我为了兄弟情谊,为了国家大义,也只能受着了。”沐慈低垂下眼皮,淡淡说,“我对许多事都看得淡了,不怎么在意,所以从不心动、心伤。但我对感情却极认真,若与三哥修好便是真心实意,付出一腔情谊,他若再负……我会伤心的。”
沐慈颜值高,略有些落寂地说出“我会伤心”,真是让王又伦的心都揉碎了。
“我观陛下也是真心要与您修好,必不会再伤您的心的。”王又伦拍胸脯。
“罢了,大不了我伤心了,就一走了之。就算走不了,最坏的结果不过一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至于此。”王又伦握着沐慈的手,信誓旦旦说,“我以人头作保,陛下对殿下您是很真诚的。”王又伦将那天德光帝与他的对话,发的“永不相负”的毒誓,细细对楚王说了。
毒誓这种东西,沐慈是不信的,但对处于封建迷信时期的大幸人来说,约束力还是很强的。
沐慈只好点头:“既然如此,我准备在十月初一正式开府,到时候会宴请一些亲友。我这里有一张帖子,是给三哥的,之前拿不准到底要不要送,现在听姨父所言,我也有心修好。请您转交给他吧。”
王又伦高兴了:“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你告诉三哥,以后他找我,我不再‘不见’就是了。”
王又伦连忙点头,也不敢挑剔沐慈脸大,不自己觐见皇帝,倒叫皇帝去见他。还“开恩”说不会“不见”。
他下马车后,飞快回宫报告这个喜讯,递出请柬。喜得沐惗恨不得马上到十月初一,指使李海帮他更衣,衣服换了好几套,不知道穿哪套去见自己的小九弟才好。
此后半个月,沐惗见谁都是唇角飞扬,面容和悦,一想到自己能出宫去见自己的小九弟,高兴之余又掰指头数日子,急得心肝都快抓烂了。
……
作者有话要说: 《将相和》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
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沐慈和沐惗合作,齐心协力治理国家,才是最好。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