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6章 万国来朝  盛世慈光(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06章 万国来朝 (第2/3页)

和锦衣卫都听到,忍笑忍得辛苦。

    沐慈和梅容之间,某方面常不得“和谐”,最大的障碍还不是沐慈那好三天病四天的孱弱身体,而是三天两头找上门的各种事务。

    这也是站在高位要付出的代价——真正优秀的领袖,是绝没有“位高权重责任轻”这样的美事的,在其位必谋其政!

    ……

    五月初五,瑞阳节。明天五月初六,就是皇帝圣寿,德光帝早已言明简办,三令五申各地不允以圣寿为借口扰民。各地也不允许进献任何礼物,否则以渎职论处。

    但双节同贺,大幸各地还是充满了喜气,比较德光帝是真正的仁君,与楚王一起推行了许多仁政,让百姓更加安乐幸福,百姓自发开始组织一些祈福活动,为德光帝和楚王祝福。

    这种气氛下,大幸又对北戎使节用了雷霆手段,狠宰一刀,各国使节团都消停多了,无比奉公守法,连发现小孩子再用弹弓砸他们,也只是笑一笑,还给小孩点心吃。

    大家都在等北戎皇帝慕容倬,或说大贺太后的反应。在诡异的气氛中,迎来了瑞阳节圣寿庆典。

    四月底,整个东部大陆刚刚经历了一次大规模寒流,进入了五月份,天气却越来越热,热力四射的太阳一直炙烤大地,钦天监预测大幸多地可能会遭遇干旱,让各地方做好蓄水,避免干旱减产。

    钦天监现在不仅夜观天象,也结合楚王构建的各地天气记录、汇报系统,兼职做了最原始的天气预报部门,虽没卫星气象预测那样准,但多少有些作用。

    今年,对大幸及周边各国来说,都是难熬的一年。先是暖冬导致的虫害,有遇到百年难见的诡异倒春寒,现在又推测会有干旱……各地的收成减产已经是一定的了,政事堂早已经开始启动紧急救灾预案。

    问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算卢定国肯从国库支出银子,但问题是无处买粮,王又伦天天敦促各地守好常平仓,但这种全国大面积的减产,常平仓也只是杯水车薪。政事堂的阁老,愁得都揪掉了自己漂亮的美髯。

    即使内里岌岌可危,大幸朝还是撑着面子,在瑞阳节这天,迎来了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圣寿,各国使节纷纷来贺,远处的也来了,真有点“万国来朝”的意思。当然,说是“万国”,实则大大小小、真真假假加起来,只有三十多个。

    但已经很多了,就可以按照“万国来朝”,“四海臣服”的规格来对待,也是宣扬国威的一种方式。

    但再怎么简办,皇帝圣寿摆着呢,怎么也不能委屈了,花钱如流水啊。为此卢定国找楚王诉过苦了,可一贯讲求实效的楚王这回却没扫兴,只道:“不算大事,吩咐下去,用炒菜待客,饭食定量,不允浪费。至于赏赐的事,我会和三哥说的。”反正不会让沐惗当冤大头就是了。

    这样说,卢定国就松了口气。这种大宴,大头支出就两项,一是宫宴花费,浪费又多。

    炒菜,现在在大幸也还是权贵才能吃的美食,招待贵宾一点不丢份。而且不允浪费一贯是大幸的风气,自德光帝和楚王开始,全国上下都在提倡并践行节俭,一点不觉得“吃一碗倒一碗”是富有,只会被人啐一句“乡下壕”。

    第二就是皇帝对使节的厚赏,很大方很大方……大方得叫每个户部尚书都肉疼。有楚王出马,应该能让德光帝不至于做个“人傻钱多”的皇帝。

    不提这些准备工作,只说五月初五这一日一大早,大幸周边甚至比较远的一些国度入京朝贺圣寿的使节,举着本国的旗子,穿着本族最艳丽的服装,外貌气质长相各自不同,带着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寿礼云集在皇宫南德门外巨大的宫前广场外的指定区域内,等候宫门打开,被新皇接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