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6章 大国风范  盛世慈光(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446章 大国风范 (第3/3页)

恶魔,要楚王把蛊惑人的妖孽杀掉。

    沐慈把两张小报卷成一团砸到随侍在侧的牟渔怀里:“找理由,查封这两家报纸。”

    牟渔拆了怀里的东西看,立即知道原委,似笑非笑,用沐慈经常说的话来吐槽:“静不下心了?不是你自己说的?反对的意见是有必要存在的。”

    牟渔最看不得有人利用沐慈的遵规守纪,来整他,巴不得沐慈不守规矩。

    “不!”沐慈竖起一根手指在牟渔面前摇一摇,“真正的反对意见是对整体有益的,而这是散播谣言与人身攻击,煽动社会内乱。”

    牟渔道:“我早查了,这两家还是用刻板,没好理由能查封,而且这两家报纸是刚申请成立的,敢说这些,应该只是马前卒,是弃子,为了故意惹恼你。你对付过《言报》,若再对付这两家,舆论会更加疯狂,说你仗势压迫,对梅总也更加不利。”

    沐慈冷哼:“且用不着我出手,沐蕴歌他们成立的新闻管理司也该工作了,启动新闻审查制度。”

    牟渔点头:“这还差不多,其实很多事都不用你出手,有的是人能帮你办了。”

    沐慈只是一笑,继续翻看报纸,又见到有人说要免除高蕃和南理国岁币的。

    沐慈冷笑:“还真是贼心不死。”

    “熙宁公主和段泽小太子,这些天也不好过。南理那边一直想利用他们,说服陛下,陛下好像有所松动。”

    “这可不行!”沐慈道,“不过,正好星海的事不好处理,他的手段委实凶残了点,旁人不会在乎他到底为了什么,越描越黑。刚好利用南理和高蕃,把水搅浑,转移视线。叫乐恕过来,让他帮我写一篇文章登报。”

    ……

    楚王反击了,这回不是借他人之手,而是登载了他亲自发表的一篇名为《大国风范》的文章在大幸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内容最深刻的第一官方报纸——《每日朝闻》上,其他几家报纸同时转载。

    《大国风范》登载了由沐慈口述,乐恕润色,状元窦哲编辑过的一篇短短几百字的文章,直接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

    光冲署名的楚王沐慈,就有足够含金量,引起所有人的重视与讨论了,这不光是全民偶像效应,更因楚王每次抛出的正式策略言论,的确利国利民,富有含金量。

    这《大国风范》,不提润色的古文文风,只说沐慈的大意:

    什么叫大国风范。

    大国风范是一个大国必要有自己的信念与气节,更要坚持自己应该坚持的信念与气节。

    首要,是“主权与尊严,财产不容践踏!”

    其次,“治下每一个百姓的生命、尊严、财产不容践踏!”

    假设强盗进了家门,抢夺财物伤了家人性命。最后大家把强盗打退,官府判了强盗有罪,判付巨额赔偿款,要是不要?要,应该要,一分都不能少,因为这是赔偿家人的鲜血与生命的,因为“百姓尊严、财产不容践踏!”

    以后与强盗成为朋友,互通有无,化干戈为玉帛,行!那得成为朋友之后,原谅他的罪行,可以。但之前的赔偿却不能免除。虽钱财不能换回生命,但一律免除,怎么对得起家人的鲜活生命?怎么安抚他们的灵魂?怎么保障以后,幸存的家人生活平安,没有强盗敢再次登门?

    一个一个小家,组成我们大幸泱泱大国。

    曾经的强盗,从远方来,咱们好酒好菜笑脸相迎,一笑泯恩仇,大国风范嘛!赔偿也不要了,大国风范嘛!四十二万将士及大幸子民的鲜血,也可以一笑泯之;请入英烈祠的英魂,都可以视作无物;那些因强盗破家的孤儿寡母的眼泪,也不用在意。

    于是有强盗说:大国嘛,有风范,今日不与小国计较,责任不追,赔偿免除。将来,可再抢财物,再杀子民,大国嘛,有风范的,绝不会再次计较什么责任,什么赔偿?

    通通都是吓吓人而已,必免除之。

    大国给的是强盗宽容,而无能佑护大国子民,何来风范?

    想让强盗不再登门!

    必追究其责,严惩不贷,才能保护大国子民,不被随意践踏。

    恶例不可先开,民人不可轻侮,大国不可轻辱,宽恶纵恶即为恶。

    今日之免,必酿来日之祸!

    呜呼哀哉,大国风范!!

    这篇《大国风范》被乐恕润色,写得声情并茂适合大幸人阅读,一经刊载,本来就加印了二十万份的《每日朝闻》半个时辰就卖断,不得不紧急再加印十万分,还是在下午全部卖断。其他报纸也是一样,还有无数人在追问哪里有卖。

    天京城库存的纸张再次清空。

    没买到的,只好提笔将这篇文章,一字一字记录下来,细细品读。虽没有多么华丽的修辞,却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从前口口声声称“大国风范”的读书人,都似被打了脸,敲了脑子重整三观——这与他们多年来被灌输的以仁德为先的儒家教育完全相违背,但,真的很有道理。

    宽容,原来也是一种罪恶。

    于是舆论一边倒地开始支持索要岁币,声讨那些借着大国风范,想耍赖免除岁币的人。再有爆料,说几个官员收受了高蕃、南理使者的贿赂,更是激起民愤,要求严惩卖国贼。

    又有陵王提议,邀请学者大家与有名望的老者代表民众,参与高蕃商务磋商的旁听,于是梅容在谈判桌上斤斤计较,死咬不放,保证本国利益,一定要高蕃补足岁币,但考虑高蕃承受能力,提出各种赔偿方案的做法,得到了宣扬,迅速被大家肯定。

    这才是大国风范,即要求补足赔偿,又有高尚品德,体谅小国承受力,是大国待“客”之道。

    大家觉得,梅容这个棕发蓝眼的胡子,是于大幸朝有益之人。至于小报上诋毁他残暴灭族的事……应该也是胡说吧!

    《每日朝闻》借东风,在政局专版上刊载了与高蕃的谈判进度,一条条一款款的详细具体条款被刊载出来,体现了真正的大国风范——保障国家与人民的性命、尊严、财产不容践踏,又有与高蕃重开边贸的诚意,并没有趁势打压高蕃,而是公平买卖。

    高蕃使者看大势已去,免岁币无望,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