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王莽家中今年怪人怪事特别多(下)  控股汉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十二章 王莽家中今年怪人怪事特别多(下) (第3/3页)

孝,就能对朝廷尽忠,如果把世人全部以孝悌为根本,那么世上自然安定。”听到王获这么说,孔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至少他在仔细思量后,开始严重怀疑王获对“学而时习之”的解读极可能是王获剽窃了王莽的想法,所以王获对“有子曰”这段的解读没有了惊人之语也属正常。

    不过考虑到王获回答的中规中举,也算是孺子可教,于是孔休等王获说完后,手指着王获笑着说道:“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花言巧语的人一般很有少仁心,用在这里有半开玩笑的意味,意思是说王获现在也说不出更多的惊人之语,所以之前的不过是巧言令色。可没曾想王获站起身来,走到了孔休的面前,恭敬的拜了两拜,然后说:“臣多谢明公教诲。”

    这么一来,把孔休弄迷糊了,他怎么也想不到王获竟然对一句玩笑话反应正这么大,关键是这句话即没有夸奖他,也没有教育他的意思。于是还不等王获起身,孔休就问道:“我只是一句笑谈,仲孙为何这么认真呀。”其实王获已经猜到了孔休是在跟他开玩笑,可是当他想起老爹对自己没有成功拜孔休为师一事耿耿于怀,这才借此机会在孔休面前来了一场戏。

    只见王获说道:“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说明孔圣人并不反对用语言来保持自己的尊严,同时使的他人愉悦,大人指着臣说巧言令色,鲜仁矣,臣认为大人是在教诲臣不能只钻研说话的技巧,虽然短期来看语言技巧是很有用,但不能因为这样就掉进了这样的一个陷阱,从而避免仁德有亏!”

    王获在这里引用了论语颜渊篇关于司马牛问仁到底是什么的故事,司马牛问孔子什么品德是“仁”,孔子告诉他,我说不出,但是仁者说话一定是很谨慎的。司马牛一听就表示自己明白了,所以他就问孔子,只要做到说话谨慎这么简单就可以了么?孔子一听就明白弟子的浮躁,于是说:你现在的行为已经表明说话谨慎做起来很难,难道说话不应该再谨慎一些么?王获就用这段话来向孔休解释自己对“巧言令色,鲜矣仁”的理解,又让孔休吃了一惊。当他听到王获这么一说后,赶紧走上前去,亲手将王获搀扶了起来,一边说到:“仲孙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君还没有吃饭吧,这样吧,今日就在我家用餐,然后我与君二人秉烛夜谈如何?”说罢也不等王获表示,就吩咐奴婢去准备饭菜。

    王获本想拒绝,可转念又一想,即然孔休现在对自己这么热情,如果自己执意要走的话,为免太不识抬举了,就吩咐苍三告诉家里一声,然后就又孔休讨论起了论语。随着谈话的深入,王获虽然仍时不时能说出惊人之语,像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应读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外,孔休却发现了王获对于论语缺乏系统的认知。但不管怎么样,王获明显能感觉到孔休对自己是越来越满意。其实孔休不知道的是,王获拜后世百家讲坛和网上文章所赐,加上自己又当过小学生的国学课外辅导员,在西汉人面前也只是对论语能品头论足一番,要是孔休跟他谈《大学》、《中庸》、《孟子》等其它四书五经来,那绝对是鸭子听雷了。

    不知道为什么,在孔休、王获吃完饭后,孔休离开了一会,然后孔休的夫人竟然来到了前厅,说是要向王获赠送椅子一事表示感谢,等到孔休进门后,两个人甚至还陪王获说了一会儿闲话,来自后世的王获对此倒也没有感觉有什么好奇怪的。要知道,在后世,要是主人在家中留客人吃饭的话,基本上女主人也是坐陪的。直到临告辞时,孔休告诉王获,五日后沐休3时他要准备好束脩4再上门,王获这才意识到,这孔休是要认下了他这个弟子了,王获兴奋的差点跳起来,没想到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拜孔休为师这件事给搞定了,当然再三向孔休拜谢不提。

    1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2捣茶石舀:汉代饮茶是将茶叶捣碎,然后冲成茶汤,捣茶石舀就是捣茶的容器。

    3沐休:固定假期,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所以官府每五天休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

    4束脩:拜师礼,宋代后束脩凶手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和干瘦肉条六种。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