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曹县令的秘密 (第2/3页)
劳您了,交给我就行了,我给长老送去!”说着就伸手把长柄铜壶给接了过来。
惠斋知道智清平时乖巧懂事,且做事一向稳妥,便笑道:“还是智清懂事啊,知道帮师叔干点活,得了,这壶水就劳烦你给师父送去吧!”说罢将铜壶递给了智清。
智清提了铜壶,快步向长老的禅堂走去,在进门的时候却轻轻地放慢了脚步,探着耳朵听着房间里的谈话。
“有劳曹大人亲自出马,替本寺解了这围困之危!”老方丈依然还在跟曹县令客气。
“大师不必客气,咱们也都是老朋友了,不需要这些客套。想当年,曹某也只不过是江都县衙里的一个九品小吏,正是因为当年山下的那件案子,才能有了今天。”智清听得出,这正是曹县令说话的口气。智清稍稍停下了脚步,又听曹县令长叹一声,言道:“唉!虽说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十六年了,可每每回想起此事,我这心里…还是充满着内疚!”
“善哉善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广空长老回应道。
“长老有所不知,家母在世之时,也是时常吃斋念佛的,她老人家常劝我积德行善,以求老小平安。谁知我与吾妻婚后十年竟未育有儿女,家母临终之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曹氏后继有人。曹某自思,定是因为我十六年前做的孽事,惹怒了上天,才落得个无后的下场,于是才带着夫人来寺中烧香许愿。并且每逢初一十五,我府上无论主仆一律吃斋,在县衙坐堂之时,也都是秉公执法,想来佛祖也是赏罚分明,五年前赐给了我一个儿子,这真是佛法无边,善恶有报啊!”
曹县令可以算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了,他在这里现身说法,讲着这些年的经历,来证明自己在不断的积德行善,可是智清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他所听到的,也是最感兴趣的,就是曹友道十六年前办过的那件案子。从曹县令的口中,智清了解到曹县令原本是县衙里的一个小吏,是因为十六年前的办案有功才被提拔上了县令,并且从曹县令略带忏悔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对十六年的案子充满着内疚,这么多年一直处在深深的自责之中。这让智清一下子来了兴趣。
曹县令十六年前到底办了一件什么案子?为什么恰好是十六年前呢?这案子跟自己的身世是不是有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