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尘恩怨5 (第1/3页)
如果在朝上丞相由沈氏担任必定会引起争议,那他就把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二,一为武丞相,二位文丞相。而原先掌管军事大权的将军调整成为现在成为副将,由武丞相领导,凡是并对调遣都由武丞相首肯才行。
“皇上还没有回答哀家的问题!”太后强势的说着。
皇上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的母妃永远都是这样的强势。“一山不容二虎。”皇上平静的说着,便没有再与太后说话的打算。径直的走到武丞相身边,无非是身为皇帝对下臣表示关心而已。在这一方面,他这个皇帝做的很好。连先帝都不及现在的皇上。
太后默默的想着皇上留下的六个字。
现在的局势,五王封地,皇上坐镇皇都。珞王与晋王原本是利益的关系,当太后还权给皇上时,那“铲除外亲,肃清皇室”的旗子已开始有些松动,但明眼人还是知道,现在掌管大事生杀权的还是坐镇后宫的太后。平王本手握重兵不屑于晋王等落难王爷为伍,瑞王则是被富饶之地养的目光短浅,自然不顾这些人心揣测,羽文王无权无势,自然是谁也不与他结交。
而现在皇上下了这道圣旨,任谁都看得出,这对太后和皇上自己很是不利的圣旨,身为有权的太后一定会用尽全力的阻止这道圣旨的颁布。可现在圣旨已经当着所有的文武大臣宣布,太后虽想阻止却不能当面薄了皇上的面子,也只能默默的承受下去。
这一步看似对太后和皇上长久无利,可对于眼前来看确是十分有利的。珞王的“铲除外亲,肃清皇室”的行为已经变成了无稽之谈。现在晋王已经要返回自己的封地,而之前他们之前所谈的条件应该会有所更改。而珞王并不是一个容易吃亏的王爷,他们之间一定还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
当晋王坐实了他王爷的权利,那两位王爷的谈判会被搬倒,对于两个旗鼓相当的王爷来说,这个“谈判”又变得很是苍白。而不管是哪个王爷先挑起事端,想要安居乐业的百姓却不能答应,他们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就会大打折扣。这两位王爷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忙,而皇上却能坐稳整个江山。
这一步确实是很妙,可皇上又怎么可能有足够的把握在他们内斗的这个期间,能有得民心的改制体系出来呢?万一两个王爷最终达成一致,那皇上的地位不是更加危险……
太后深深的看着皇上的背影,那还未长大的青涩摸样,像极了先皇。太后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回到了当初,当初那个坐在龙椅上朝她伸手的男子,说的那些暖心的话……可现在,太后摸了摸自己的手背,色衰而爱绝。
“太后娘娘的凤体还好吗?”武丞相礼貌恭敬的说着。
“哀家很好。”太后平缓的说,“皇上这样的做法,丞相有何看法。”
“皇上原本是圣君,所作所为必定经过深思熟虑,太后娘娘不用太过操心。”武丞相平静的说,“况且臣子愚钝,不能看透圣意,也不能自作聪明的去解读吾皇的心思。”
“丞相在官场上待久了,也不免俗。”太后淡淡的说,语气中却带着深深的责备,“这里并没有什么人偷听,也只有哀家和丞相知道这些对话,难道丞相都不愿对哀家说实话吗?”
容止身为太后的心腹,早就领着一干宫人站在太后不远处,替太后留心周围偷听的人。而四周的臣子哪里顾得上与丞相聊天的太后,皇上在他们四周,他们怎么可能不找机会接近皇上呢。而接受圣意的晋王也成了整个焦点,他自己也脱不开身。
而唯一注意到武丞相和太后的人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