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李大伟入狱 (第2/3页)
   可是为何闫峰却要对自己说这些呢?
    闫峰接下来的话让赵寒梅知道了,原来,还是自己在闫峰的眼里还有被利用的价值。他要保住自己,为海城日报社这座早已外强中干的大楼留下最后一层保护伞。
    “别看我平时不露面,可是你们的一举一动我不敢说一清二楚,却也都知道个一二。李大伟偷着签广告我也略有耳闻,只不过没想到他竟然私下里做了这么多的假广告,给报社带来了如此大的损失。我也知道,他在你背后做了种种小动作和阴谋诡计。到现在,你还能坚持自己的新闻梦想,已经是做的很不错了,我没有理由责怪你。过去的,就那么过去吧。”闫峰接着话锋一转:“但是,小赵,我希望你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海岸线推向全国,做成行业内的翘楚。也算是为咱们的海城日报社顺应新媒体的发展方向提前做好铺垫吧。你能做到吗?”
    闫峰的这个要求,赵寒梅不敢冒然领命。要知道,海城只是一个三流城市,要想在这座三流城市中讲一个手机客户端推向全国,谈何容易?
    赵寒梅犹豫了,迟迟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
    闫峰知道这个难题远比当初拿下海岸线难的多。接着,闫峰让赵寒梅知道了,他为何当初要想尽各种办法从张宏斌的手里抢来海岸线。除了保证海城日报社的利益,也有一部分的原因也是为了能够让海岸线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张宏斌抢了一个市场先机,私人建起了客户端,但是却让海岸线的发展收到了各种限制。
    海岸线是依靠新媒体的优势,迅速发展,可是却有不能够忽视的种种缺陷。
    比如说,因为没有能够采访写作的媒体记宅海岸线所推送到手机上的新闻大多都是一些花边新闻,内容低俗、靠标题吸引眼球;海岸线自成立开始,聘用的工作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对于转载的新闻没有辨别的能力,长久以往,很容易招惹上各种是焚司。而实际上,张宏斌本人就收到过很多因随意转载网络新闻被人起诉的起诉书;公司当时一共有二十多名员工,有将近一半是张宏斌老家的亲戚,家族企业的特点太明显。
    闫峰将这一系列海岸线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一解释与赵寒梅听,着实让赵寒梅大开眼界。
    她心中暗暗佩服:眼前的这位老人能够稳坐海城日报社十几年的头把交椅,果然是有原因的。他不仅能够将报社的员工管理的服服帖帖,更是不落后于时代的潮流,不固步自封,勇于改革,才能做到步步为营。
    自从赵寒梅接触海岸线开始,作为一名新闻媒体人,她就一直对这个被称为是“新媒体”的手机客户端持有偏见,但是却也一直没有将海岸线存在的问题准确的找出来。可是,闫峰却用了最简单通俗的语言,将海岸线的顽疾一一指出。
    闫峰愿意对赵寒梅说这些的理由很明显:毛病我都给你找出来了,剩下的,看你怎么去解决。解决好了,我给你升官加爵,解决不了,麻烦你拍拍屁股走人,我另请高明。
    一个单位的领导人需要纵观全局,却不能够事必躬亲,那样的话,只能削弱下属发挥的能力。闫峰很明白为官之道,哪些该说,哪些该做,哪些,需要一个得力的助手为自己分担。
    明白了闫峰的用意,赵寒梅心中已然有了答案。但是赵寒梅却也学会了讲条件。
    她刚刚从于帅那给海岸线要来了5000万的现金合同,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趁机向闫峰说:“闫社长,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我也有信心将海岸线经营成一流媒体。但是,我也需要绝对的权利和便利,不知道您能够许我到何种程度?”
    “海岸线设立的财务部门,你刚拿回来的5000万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