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问鼎宝座(一) (第2/3页)
三分地上,谁敢质疑闫峰的权威?
    赵寒梅本来就是与购物狂签的试用期合同。试用期满了,赵寒梅自己以不适合继续留在购物狂工作为由,拒绝接受段国章开出的丰厚年薪,义无反顾的回到了自己原来在日报社的工作岗位上。
    不过对于赵寒梅的私自拒绝,闫峰是有点不高兴的。他还指望赵寒梅给他在购物狂里打探消息呢。赵寒梅只是对闫峰说,自己已经在周杰那里得不到多少信任了,再在那里待着也么有多少用处。
    想想也是,闫峰也只能同意赵寒梅的做法。
    按照黄磊的安排,她加紧了加入日报社党委成员的步骤。重新将海岸线整顿一番,恢复勃勃生机,以便闫峰在提拔自己的时候,堵住众人的嘴。
    闫峰是在来年的5月份正式退休。像所有的当权者一样,他在离职前大力提拔自己的众多心腹们。天朝官场自古就有“人走茶凉”一说,等他真的从日报社社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手中没有权利了,有谁还会拿着他当回事?
    但是如果在离职前提拔一批心腹则会有另一番妙用:你是我闫峰提拔起来的,我找你办件事情,再怎么也会讲点情面的。虽然这样的时间不会持续很长,却足以满足闫峰退休之后需要的帮助。
    赵寒梅默默的关注着在闫峰离职前提拔起来的这一批人。真有真材实料的人,赵寒梅上任之后也会继续任用,可是,如果只会拍马溜须,赵寒梅也会毫不犹豫的将其打入冷宫。
    赵寒梅这次购物狂的设计陷害,深知做新闻的不易,稍有疏忽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如果身边都是些饭桶、酒囊饭袋,自己这社长的位置也坐不长远了。
    趁着大规模提拔亲信的时机,闫峰力排众议将赵寒梅拉进了党委成员。也是赵寒梅自己争气,早早的就入了党,具备了做党委成员的初步条件不说,她之前做记者、主任时的业绩也是高高在上,就连后面做早报副总编、海岸线责任总编的时候也是从于帅那里连哄带吓的弄来了5000万的广告费用。
    再加上闫峰的大力保举,谁敢说个不字?但是任是谁都没有想到闫峰力保赵寒梅,是为了她以后能够坐上社长的宝座而做的铺垫。赵寒梅这么年轻,又没有什么大的背景来历,要知道,盯着这个社长宝座的人可是大有人在。
    而这也是当赵寒梅当上了社长之后,被众人所刁难的主要原因。
    都说计划不如变化快。传统媒体走向下坡路,黄磊为赵寒梅找好的下家是类似于购物狂之类的新媒体。奈何赵寒梅自尊心太强,不愿意听从他的安排,执意要寻找自己心目中的那片天空,发誓要登上海城媒体圈无冕之王的顶峰。
    可是,谁能料到,阴差阳错之下,赵寒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