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改革立新 (第1/3页)
    第三十四章:改革立新
    马上要面对上千人的任职演讲,令赵寒梅几乎彻夜未眠,紧张中带着一份期待,那是上位者才会有的一种感觉。
    无奈之下只有拿起手机与黄磊煲电话粥,直到天边已经有了一丝曙光的时候,赵寒梅才朦朦胧胧的睡着了。
    不过到了早上7:30,闹钟铃声将她从美梦中叫醒。
    真正的、新的一天开始了。
    此时的赵寒梅已经享有专职司机接送的权势了,从家到办公室不用十分钟的时间。赵寒梅一到办公室就是将自己前一天做好的表格再拿出来仔细核对了一遍,确认无误,这才将老汪喊了过来。
    “汪主任,你看下,这是一会我在会议上要用的资料,打印出十份来。一会在前台就坐的领导一人一份。特别是这份表格,记住一定要让副书记在大会上念一下。”赵寒梅简单将任务交待了下去。因为是第一次开大会,赵寒梅会议上所用的材料都是她自己准备好的,没用办公室插手。
    “哎哎哎,好咧,我这就回去准备……”老汪手里拿着将赵寒梅准备的各式文件,正准备出门一一复印,却从最后的一份表格中看出了其中的不对劲。
    太不对劲了。怎么回事?“指导、组织策划日报的重大战役性报道;主持日报编委会制定分配、奖惩等办法。”这不是日报老总刘栋梁的职责范围吗?怎么成了副总王傲军的呢?
    接着老汪颇为迷茫的对着赵寒梅说:“社长,这份表格……”是不是你弄错了啊?
    “表格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哦,对了,最后的那份表格是我昨天下午忙活了一下午才弄好的。我就是调整了一下部分人员的管辖职责。”赵寒梅知道老汪肯定会震惊,却没想到这个老狐狸竟然一目十行的瞟了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蹊跷。这几十年的办公室主任真不是白干的,看问题一针见血啊。
    其实,每次这种大型的会议内容,对于报社总编辑和副总编辑的职责划分都是约定俗成的,就连老汪都是每次只是需要打印出来之前做好的职责分工就可以。可是当他看到赵寒梅交给自己的这份职责分工时,第一感觉竟是认为赵寒梅写错了。
    但是看到赵寒梅的表情那么淡定,却立时反应过来,这是她故意的。但不管是不是她故意的,自己都要提醒一下。一旦是真的赵寒梅不知道其中的厉害性,将这份材料拿到了大会上,会后的责任也有他老汪的。
    “社长,您将这协助社长、主持日报编委会制定分配、奖惩的工作都划给了王总,那刘总怎么办呢?况且,有刘总在,您却让副总干这些活,这、这、这…。不符合规定啊。”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王傲军多年从事一线,管理岗位,完全能够担起大任。可是刘栋梁呢?直到现在,我就连日报最起码的人事编制都不知道。难不成我以后都要当瞎子、聋子啊?”赵寒梅颇为霸气的说道。
    “可是…。”老汪话到嘴边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赵寒梅是不是还不知道刘栋梁和市委宣传部部长是小舅子和姐夫的关系啊?算了,让她吃点亏也不错,省的成天折腾这帮老家伙,早晚有一天会折腾到自己头上的。
    这事,不能善了啊。敢动宣传部长的人,你赵寒梅太不知道自己的斤两了也,哼哼哼!老汪一副看好戏的派头,不屑一顾的走出了办公室。
    赵寒梅记性很好,准备好的演讲稿几乎都能够背下来了。她确信自己可以脱稿演讲。却又害怕记错了财务那给的几个数据,还是将演讲稿攥在了手中。墙上挂的时钟指向8:55的时候,赵寒梅才起身走向了位于19楼的那个大型会议室。
    会议原定于上午9点开始,赵寒梅从自己的办公室走到19楼,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走进大会议厅的时候正好9点。可是赵寒梅却看到了让她皱眉的一幕。
    会议厅里仍旧陆续在进人,虽然已经到了原定的开会时间,可是员工们仍旧是不紧不慢的、懒懒散散的陆续就座。赵寒梅的脸一点一点的阴沉下来,她坐在主席台的座位上,看着手表上的指针,一直到9:15,大厅里的人才算是陆续到齐了。可是仍旧有人迈着四方步,从后门进场。
    看着赵寒梅的神情阴晴不定,坐在台下第一排的老汪有些着急。这帮兔崽子,真是成心给我难堪啊、让赵寒梅抓我的把柄啊,平时迟到也就罢了,这可是她第一次召开全体大会还这么懒散,成天给新社长添堵啊!
    9:20了,赵寒梅真是有点沉不住气。她瞪着老汪,说了一句话:这就是你组织的全体大会。这让老汪也坐不住了,赶紧起身领着办公室的一个小伙子去了后门处。“你就在这把着门,后面再来人就别让进了,记下迟到人的名字,谁也不许再放进来。”老汪知道,今天这事不抓几个典型是平息不了赵寒梅的怒气的。
    终于后门关上之后,老汪赶紧跑到主席台前,告诉赵寒梅人员已经到齐了。赵寒梅“哼”了一声,示意主持人可以开始了。
    主持人的一顿开场白之后,就是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赵社长的讲话。
    赵寒梅从自己刚上任那天开始就很低调。一是事情来得过于突然,二是闫峰临走时给赵寒梅使了个绊子,让她不得不低调。可是再怎么也不能一直低调,今天的大会就是她赵寒梅立威的开始。
    “首先,感谢大家能再百忙之中抽空来开这个会议。只是有一点我比较疑惑,是我的手表走快了,还是大家的时间走慢了,为何我比大家伙早来了二十分钟?汪主任,这事得麻烦你会后给好好研究一下,别整差了这事。咱们都在一栋楼上办公,也不是差了经纬度,怎么会差这么多的时间差?”
    说完这句话,下面人一片唏嘘:敢情这社长虽是年轻,却也不是好惹的啊。大家以前都觉得罚不责众,却忘记了另外一句话:杀鸡给猴看。再一想吴友德和王大庆的下场,那些迟到的人都开始纷纷后悔今天怎么不早点上来开会。可别把自己当成典型给处理了。
    一个小插曲说完,赵寒梅直奔会议主题:向所有员工通报报社现在的实际财务状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模式。
    可是当员工们听见赵寒梅说出那近两个亿的贷款时,除了刘栋梁、王傲军这些位高权重的人之外,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顿时炸了锅。
    “什么什么?两个亿?一个亿是多少钱啊?我怎么对这么大的数字一点概念都没有?”
    “天啊,咱们单位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的外债啊?这都干什么了?也没见我们的工资多了啊?”
    “嘘嘘…,你小点声,现在不降工资就不错了,你还指望涨工资。我听说电视台那早就发不下工资了,很多记者都出去走穴拍婚礼录像了。”
    ……。
    赵寒梅刻意将自己的讲话停顿了大概5分钟的时间,让这一阵骚动持续了下去。她很满意员工们的反应。他们的反应越激烈,到时自己提出要降工资的时候就越有理由。
    “好了,大家现在都知道咱们报社现在的现状如何了。我在这里想和大家说的一句话是,当我知道了这个数字的时候我也很震惊。两个亿的贷款,很多人没有什么概念。可是在银行那,他们给出的数字就是,咱们报社每天一开门,什么也没干,就得乖乖的给银行送去60万的利息。60万啊,我想问问广告部的张总,你们那里能保证每天都有60万的现金进账吗?即便是有,好吧。平均一下,咱们单位一天的人员工资需要多少钱?财务的陈总监,你能给大家一个数字吗?”
    坐在台下的陈凤听见赵寒梅点了自己的名字,还要自己报出一个数字,不禁有些紧张。不过赵寒梅并不是真的想要陈凤立时就给出一个数字,只是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比喻,轻轻对神色紧张的陈凤摆了摆手,紧接着继续自己的讲话。
    “我也是直到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市领导将我叫去时第一句话竟是对我说,有多大的困难都要先想着自己去解决。敢情是提前给我套上了绳子,让我自己去蹦跶呢。可我赵寒梅不会印钱啊?两个亿的银行贷款,每个月的吃喝拉撒,拿出哪一样来都让我吃不消。咋办?有人说咋办?凉拌呗。好,那我就说个凉拌的办法。”
    赵寒梅顿了一下,她知道底下的人也都是摒住呼吸,想听听自己的“高见”,但是他们听到自己说要降薪后,也一定会在心里面狠狠的咒骂自己吧?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报社到了如今的这番田地,与这帮不将工作放在心上的员工也不无关系。
    “我的‘凉拌’就是下一步咱们不裁员,但是要降薪。”顿时,几千人的会议厅里哗然一片。
    “人家都是新领导一上台给涨薪水,这家伙,不涨也就罢了,干嘛还降薪呢?能不能干,会不会干啊?”
    “就说这当官的就不能换,好容易把上一个给喂饱了,换了一个,又得重新喂。不降咱们的薪水,她从哪里捞钱啊?”
    “哎呦喂,你看真敢说,咱们这位新社长可不是吃素的,你小心隔墙有耳,把你给告了。”
    “切,都降薪了,裁员还不是早晚的事。”
    ……。
    赵寒梅冲着话筒咳嗽了一声,顿时大厅里静了下来。
    “恐怕很多人在偷着骂我吧?骂就骂吧,我认了。谁让我这么个当口上接下了这个职位呢?有人说,你爱干就别干啊,干嘛占着茅坑不拉屎?其实我也这么想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