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改革立新 (第3/3页)
也不算是诅咒赵寒梅的这几句话,在一个月后就真的灵验了。
经过赵寒梅大刀阔斧的一番改革立新,本以为报社里没有那些乌烟瘴气,应该内部干劲十足,事业蒸蒸日上。
可是谁料,两个月下来,广告部报上来的业绩竟然足足少了近两千万的收入,加起来仅有800万的广告进账。而且这800万的进账中,却也只有180万的现金。财务陈凤抱怨说,这个月的工资眼见就没有着落了。该咋办?
这让赵寒梅竟有些挫败感,她是真的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这一个月来,她每天只睡不到五个小时的觉,看稿子看到最后,几乎都是等着样板出来了以后才从办公室走。在赵寒梅看来,没有质量过硬的新闻稿件,一切广告都是扯蛋。
用人上,赵寒梅也是尽量的深入基层,了解民意,将那些被埋没的人才一一挑选出来。
可即便是这样,为什么报社的业务一点起色都没有呢?这让她很恼火。苦闷至极,赵寒梅将于娜荃喊来,将自己心中的疑惑一一道出。
“怎么啦?这就上火啦?闫峰当年背了两个亿的贷款时,我看他也是照样该吃吃该喝喝啊。”于娜荃仿佛知道了赵寒梅的苦衷却并没有拿着太当回事。
她的这种态度让赵寒梅燃起了一丝曙光:莫非,这于大姐还真是有什么锦囊妙计?于是朝着这个被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女人,轻轻的点了点头。
“怎么说呢,我只能说你有点操之过急了。”于娜荃好像是早就预料到今天赵寒梅会有这么一劫,但却不提前劝告,则会让赵寒梅很纳闷。毕竟,她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怎么会看着自己走错路也不提醒一下呢?
于娜荃却没有解释,只是自己继续说:“你刚上任时肯定有一腔抱负想要实现,可是我不得不说的是,如果那会我劝告你了,只会招来你的反感。倒不如让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
赵寒梅不得不承认于娜荃说的话。是啊,自己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自己想好的那三把火不让自己好好烧起来,指不定要窝囊多久呢。
可是,难不成这广告业务大幅下滑与自己的三把火有关系?她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真聪明,难怪你能这么年轻就坐上报社女总编的位置,确实比我们这些老人脑子灵活,我一点就通。你应该知道,咱们报社有很多固定的广告客户,热别是一些大客户都是有固定的人与他们联系的。”
赵寒梅点头称是。
“可是,你却没有仔细理顺清楚里面那些复杂的关系。吴友德与住建局的局长是过命的交情。据说这住建局的一个外甥女就是通过老吴的关系进了人事处。而这住建局局长手里掌握着什么?那是大把大把的房地产客户啊。哪家房地产商想要盖贩子不得去找住建局盖章?而咱们报社最大的广告客户就是房地产了。你别看房地产现在不是很景气,却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把吴友德给调到老年俱乐部了,他心中能没有气?悄悄的给你使个绊子,你还啥也不知道。我敢保证,这个月的房地产进账情况不好吧?虽然房地产客户大都是在年初签订一年的广告合同,可却是什么时候打广告就什么时候汇款啊。”
赵寒梅竖起大拇指,表示于娜荃分析的没错,但是却并没有打断她的讲话。
“还有那王大庆,做了这么多年的财务总监,与一些企业的财务都是熟的不能再熟悉了。一个单位里除了大老板,再就是财务吧?做广告、要广告费,不都是从财务走的?这几年下来,王大庆手里的广告客户也是大把大把的。你把王大庆这个财务总监给二话不说的调走了,他也有气。和熟悉的几家企业一打招呼,先暂停广告,时间长了不敢说,但最起码这几个月里肯定是会给王大庆这个面子的。”
赵寒梅再次低下头巴拉广告部报上来的进账明细,想从于娜荃的话里寻找依据。结果却是她最不想看到的,果然没错。往年关系不错的几家环保企业,这个月里竟然像约定好了一般,统一将广告给停了。
真没想到,整治人其实也可以是曲线救国的。赵寒梅像是吃了苍蝇般的难受,却又说不出什么来。
“还有刘栋梁,说实话,社长,我是真没想到你还将刘栋梁给动了。你知道他的姐夫就是咱们的宣传部部长不?当初他能坐上这个位置,他那姐夫可是没少出力啊。咱们媒体什么时候都是政府的喉舌,宣传部就是管着咱们的‘小县官’啊。”于娜荃说:“刘栋梁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你别看你当着众人的面将他的职责给划分了,他至今都还没有动静。心眼狠着呢。我听说本来政府这个月想要给咱们点拨款的,可是你都上任这么久了,是不是也没有人和你提过这档子事了?我不敢说这其中和刘栋梁有没有关系。”
于娜荃的一席话让赵寒梅醍醐灌顶。
她是真的不知道刘栋梁的背后站着的是宣传部部长。早知道这样的话,王大庆和吴友德自己动了也就动了,但是刘栋梁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她刚想埋怨于娜荃怎么没有及时提醒自己的时候,却也突然想到,划分出刘栋梁的职责是自己一手策划的,就连办公室老汪都不知道,别说于娜荃了。那个调动的表格都是自己在大会上才拿出来的。谁也不知道她想要摸摸刘栋梁这个老狐狸的屁股啊?
这哪能怪人家老于大姐没有提醒她呢?幸亏这埋怨的话没有说出来,一旦这话说出来,说不定就在俩人之间产生了隔阂,到时自己再想找人论及个事情,人家可就不敢这么掏心掏肺和自己说实话了。
于是话锋一转,谦虚的说道:“确实是我欠考虑了,当时就想着今早立新规,却不知道都是自己一意孤行。以后,于大姐,你可得多提点着我啊。我对咱们单位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真是搞不明白。”
“呵呵,你严重啦。其实,凡事都是有利也有弊。你当时的雷厉风行并不是一无是处。你的那些新举措让很多人都举手赞成。比如说让记者出门拉广告,很多新记者哪里有门路能拉回广告啊?硬性的给她们派任务,只会加重他们的工作负担,影响写新闻的情绪。”
“还有,你将日报一版那件事情在开大会的时候给说了出来,真是震撼了很多人。我现在晚上看早报的版面时,有一种特别直观的感受,记者们写稿子比以往都认真了不少,。编辑排版也开始用心了,不是像以往那样只是做个报纸的排版工。而且编辑们也会经常出出策划,让记者去采访,这些都是咱们报社消失了很久的好现象啊。媒体嘛,就是该有个媒体人的样子。我也出去拉广告,可是我不赞成因为拉广告就把本职工作给扔了。”
于娜荃的这几句话并非纯粹是在安慰赵寒梅,而是实事求是,这也让赵寒梅十分欣慰。
“可是,于大姐,目前迫在眉睫的是这个月的广告进账真的是太少了,除去要给银行的利息,咱们的账面上可是又没有钱发工资了啊。我不能刚上台就去银行贷款发工资吧?我这降工资已经让人在背后咒骂了,再在两个亿的基础上去银行贷款,这活,是真的没法干了。”
没钱发工资这事,真的让赵寒梅觉得已经是火烧眉毛了。
“不用担心,这样,我给你出个主意。王大庆和吴友德已经是失势了,他们以往的那些交情总有透支的时候。人走茶凉这话可是有大道理的。你现在是报社的社长、总编辑,我相信,只要你亲自出面找找他们的这些关系,因为这两个人失去的广告很快就能拿回来。所以,现在关键是你能不能将自己成功的推销出去,让住建局这样的部门,还有市里的那些大型企业能够认同你这个新社长,确实能够在以后的交往中得着实惠与帮助。”
赵寒梅点头,她对于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十分自信的。赵寒梅也是从一线记者做起,知道该如何与人打交道,更何况她现在的身份地位与以往比较,已然是完全不同了呢。
“那么,那些来自政府的补助拨款呢?如果以后真的能有政府部门的支持,咱们的日子或许能够好过起来啊。”赵寒梅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这个嘛,涉及到了日报老刘了。他与宣传部部长的亲属关系太近,你不可能插进去将劣势转优。可是市里能说算了的还是一把手赵市长,我话说到这里,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想办法了。其他的事情我真是爱莫能助了。”其实于娜荃也是给赵寒梅指出了一条明路,只不过赵寒梅与这位赵市长曾经有过传闻,于娜荃可不想多说什么。
但是于娜荃还是提醒了一句赵寒梅:刘栋梁手段毒辣,一定要防着点。实在不行,她主动求和也不是什么掉面儿的事。毕竟,赵寒梅这招棋确实走的有点急了,没有顾全大局。
赵寒梅听了这些话,受益匪浅,她知道了自己现在最主要的事情还是要熟悉报社里的各种业务与各种关系,特别是那些大的广告客户,以后报社的收入还要指着这些大客户支撑呢。
看来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确实也要分情况啊。自己就是“安内”弄得太急了,差点给套进去了。吃一堑长一智,这些事情以后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题外话------
今天女总编要上架啦,锋云也决定正式建立书友群,群号为:298426200,欢迎进群啊。
另:上架首日,万更奉上,欢迎大家首订,收藏。具体奖励措施将发布公告。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