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省报来袭 (第1/3页)
    赵寒梅攘外也安内了之后,为报社,为莫氏,更是为了自己,准备在海城媒体这一亩三分地上大展拳脚。可就在这时,省级媒体的进入,差点让赵寒梅招架不住,爱情事业都落空了。
    2015年初,传统媒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可是赵寒梅经营有方,却也是能在可以称为传统媒体的末日之中找到一片安逸的天空。
    都说这人怕出名猪怕壮,或许是海城日报社的名声远播了,竟然将远在省城的晚报给招惹上了。
    “什么?民生晚报要进海城?他们不好好在省里待着,跑到咱们海城闹什么幺蛾子?”
    赵寒梅听刘栋梁给自己提前透露的这个消息之后,猛地一个高儿窜了起来。
    刘栋梁的姐夫是宣传部部长,能够提前得知这么重要的内部消息也是正常的。
    “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进来?他们进来是以什么身份?报纸有刊号吗?”
    “据说是要派个记者站过来,民生晚报的一个副总过来具体筹建。”刘栋梁将自己知道的是事情全部盗了出来。
    “怎么我这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呢?”赵寒梅有些郁闷,刘栋梁都知道的消息,自己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社长,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总您尽管说,您是前辈,我这个社长的位置能不能坐稳当了,还得依仗您的提点啊。”赵寒梅很是谦虚的说道。
    “外界都传闻您是咱们赵市长的亲戚,不管这事是不是真的,您都可以做做文章。不是亲戚也可以去找上亲戚。咱们都是华夏子孙,几千年前指不定还都是一家人呢。您不能总是盯着自己责任范围内的这些事情,市里的关系该结识的还是得去多攀攀交情。您不能总是依靠别人给你搭建的桥梁啊。”
    刘栋梁此话说的很是隐晦。赵寒梅得来的这个位置有闫峰的帮助,更少不了黄磊的暗中运作。可是就赵寒梅本人来说,她与市里的领导真是很少有交集。平时最多也就是被叫过去汇报工作而已。
    经刘栋梁这么一提醒,赵寒梅也知道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赶紧点头应承了下来。“可是,这么一家外地的媒体进驻海城,咱们的宣传部就一点也不能给拦截一下吗?”她知道宣传部部长和刘栋梁的私人关系。
    “按照规定省报往底下的市里派驻记者站是符合规定的,我们真是没有任何理由去阻拦。况且,人家是省级媒体,各种关系网都比我们硬。恐怕这事不能善了啊。”刘栋梁也感觉到了此事确实是有些棘手的。
    “他们这是听说了海城还有油水能捞,想过来分一杯羹啊。”赵寒梅暗暗懊悔是不是之前的各种活动闹的动静太大了,这才把狼给招来了。
    “现在传统媒体的日子都不好过,听说这省里的传媒集团外债欠了十几个亿,也是尾大不掉了。他们前期陆续将在别的地市的人都撤了回去。却唯独又在我们海城派记者站。很明显就是要过来大干一场,想分食我们海城的这块大蛋糕啊。”刘栋梁提前将工作做的很足,为的就是能过给赵寒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以便应对。
    “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如果这真是我们海城日报社注定躲不过的坎儿,我也只能认了。现在他们不是还没有过来吗?那我就先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去市里活动活动,争取能多弄点消息回来,咱们也好提前应对。”
    “对了刘总,还有一件事情我得麻烦你亲自去做了。现在这个消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知道的人多了反而会扰乱民心。您就趁着大家都还不知道的时候,找关系问问,民生晚报在其他地市是采用什么策略进驻的。他们初来乍到的,肯定不熟悉咱们本地的各种环境。会找一个突破口,我们现在未雨绸缪,就是先要保证把他们以前用的这个突破口给先堵死了。”
    “对对,社长你这个办法不错。我这就去找市的一位老哥哥问问。晚报进驻市的时候,他正好时任社长。可是自从晚报在那里扎根了之后,广告资源被瓜分走了近七成,记者们的工资都发不下来了。我这老哥哥觉得干得没意思了,主动申请退休,现在在家享清福呢。”
    “行,此事宜早不宜迟,拜托啦。”
    “社长客气啦,都是为了报社的将来,你放心,我这就去办。”说完,刘栋梁离开了赵寒梅的办公室。
    送走了刘栋梁,赵寒梅有些颓废的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神情有些颓废。这怎么还把省报的人给招惹来了?这老天就容不得我过得逍遥自在点吗?如果省报真的在海城扎根了,赵寒梅觉得自己真的是未必能够招架得住。
    想到这里,她情不自禁的给黄磊打了一个电话。这么长时间以来,赵寒梅仿佛已经习惯了有黄磊帮她出谋划策。此时的赵寒梅更希望黄磊给够给自己一个坚实的肩膀,让她依靠一下。
    职场这条路真的很难走,特别是做媒体的人,女人当成男人用,男人当成驴使唤,起的比鸡早,睡的比小姐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