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集体罢工 (第2/3页)
。可是集体上名罢工的人虽说有十几人,但是与我报社几千人比较起来,却仍旧是小数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反对我发展的人还是占了极少数的。”赵寒梅回答的不卑不亢。
“你们现在这么个闹法,还有心思做新闻吗?再出现什么新闻事故,可别怪我不讲情面了。”部长的言语间已经有些威胁的意思了。
赵寒梅知道他是在为自己曾经违背过他的吩咐找茬呢。一时间也没有再继续用过激的语言刺激他。
其实这位宣传部长本来也没有想着真的要和赵寒梅过意不去。只是眼前的这位年轻的社长竟然曾经和他过意不去,这口气,是怎么也要出了。
看着赵寒梅的默不作声,部长的目的达到了。“小赵啊,你年纪轻轻就能够做到现在这个位置,你所取得的成绩是大家公认的。可是,工作中,讲究的是平横二字,凡事要做到顾全方方面面,你不能太一意孤行了。”部长的语气略有些软和了。
赵寒梅知道自己肯定不能够和这位市里的主要领导真的闹翻脸,见部长的语气缓和了下来,也就放缓了自己的语调。“部长,您是不知道,我这个家真是不好当啊。一上任,近两个亿的贷款的等着我去还不说,下面的人也早就是人心涣散。我千方百计的将人心聚拢了回来,却也不能够将报社重返辉煌。传统媒体的发展真是没有先例可以学习,我也只能是自己摸索着石头过河。”赵寒梅虽然知道这位部长不会给自己提供任何的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却仍旧是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或许,压抑了很久的委屈,也终于在一个恰当的场合里爆发了吧。
“小赵啊,市里也知道你们媒体的难处。不光是你们报社,就连电视台那里也是早就发不下工资了。可是市里的扶持政策终究是有限的,只能尽力而为。之前民生晚报打进海城日报社的市场,咱们的领导们可是卯足了劲帮助你们往外赶。”
“部长,市领导给我们提供的方便之处我都知道,市里的难处我也都了解,所以,我并没有总是想着让市政府替我解决困难。但是我要自己想办法找出路啊,毕竟报社里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呢。您说呢?部长”
组织部长低头不语。
毕竟此时的赵寒梅已经恢复了当初闫峰当权时让报社员工集体捐款的制度,自己这口气也出了,用不着太难为眼前的人。
而且,赵寒梅这么年轻就能做到现在的位置,表明她是有一定的能力和手腕的,说不定哪一天自己还要用上她呢。
冤家宜解不宜结,算了,给她个台阶下,这事就这么算了吧。
“寒梅啊,我之所以将你叫了过来,只是因为这件事情实在是不好处理,你们报社的这些大官小将们如果真的联合起来罢工了,报纸还能正常运转吗?真出了事,这个责任谁来承担?第一个人就找到你这个社长啦。”
“嗯部长,我知道这里面的轻重,我会妥善处理的。”
“哦,这么说,你是想好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了吗?”组织部长对于赵寒梅的临危不惧表示很感兴趣。
“部长,自古以来铁腕执政很少有人敢说三道四。我赵寒梅不敢说要做一言堂,可是我相信,作为一名领导,必须要有必要的魄力才行。”
“这么说你要大清洗了?”
“可别说的这么血腥,部长,我可是爱才如命的人。您可能对于这些联名上书的这十几个人不了解。就这些人中,有五分之四的人是属于报社里有名的刺头。他们想要的是一份稳定的工资收入,能够靠着报社的这个平台,私下里为自己谋求一点灰色收入。如果按照我那样的发展实体经济、盖新大楼,很有可能就是涉及到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才联合起来反对我
“部长,您可能也有所耳闻,前几日我还被纪委的人叫了过去。众目睽睽之下,坐着纪委的车走了。您想想,下面的人得怎么想我?可是我不在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还是安然无恙的从纪委走了出来,还是要继续进行我的计划。”
“也正是由于我的安然无恙,再一次触动了这些人的神经,他们必须要通过某种途径阻止我对于海城日本社的发展计划。既然匿名信不好使,于是他们也就和我彻底的撕破脸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