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7 法国行(下)(二合一大章,求打赏啊!)  大话牛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77 法国行(下)(二合一大章,求打赏啊!) (第1/3页)

    。

    最初的球场远没有今天的气派,球场建立的速度十分快,以至于首次对外开放时没有允许观众入场——建设者们害怕看台扛不住那么多观众。

    不过幸好,在几次赛事之后,观众人数从数千人增加至15000人也并没有出现问题。在当时,建设者更加务实地将这座球场设计成可以进行更多元化运动项目的场地,除了中央作为足球和橄榄球的比赛场地,草坪与观众席之间还有跑道可以用作田径赛事,酷爱自行车运动的法国人更是在跑道与观众席之间设置了自行车道。

    事实上,从1903年环法自行车赛首次诞生,知道1967年,这长达65年的世界最著名自行车赛事的终点都是王子公园球场,而不是今天更加为人熟知的香榭丽舍大街。

    1932年,球场历经了一次270天的大修,翻新之后的球场拥有了包括26000坐席在内,超过40000人的容量。

    之后,球场举办了1938年世界杯,见证了1960年首届欧洲杯(当时还叫欧洲国家杯)的决赛,前苏联2-1战胜南斯拉夫夺得冠军。

    1967年,由于巴黎环城高速公路的修建,球场的一部分遭到拆除,至此也宣告“旧”王子公园球场的正式停用。

    不过有趣的是,“旧”王子公园球场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后一场足球比赛是在1969年11月进行,也就是说球场虽然公开宣告“停用”,但之后的两年内仍有比赛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1969年11月1日进行的最后一场比赛是法国国家队vs瑞典国家队,当时的法国队长是德约卡夫,这名字是不是很熟悉?

    哈哈,对,他就是夺得98法国世界杯的前国脚尤里·德约卡夫的父亲让·德约卡夫。

    经过完全重建的“新”巴黎王子公园球场焕然一新,于1972年6月4日正式投入使用,能够容纳超过48000名球迷。

    正如最初建设时秉承的原则——“舒适度”与“能见度”一样,这座纯足球场(不带跑道)无处不透露出先进的设计感。

    按照设计师说法,球场的形状趋近于一个“洗脸盆”的造型,这样可以让场内观众和球员感受到嘴角的观赛氛围,在奏唱歌曲是,你几乎能够感到脚下如涟漪般的起伏。

    1974年,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正式进驻这个球场,1984年6月27日,在这座球场,作为第七届欧洲杯的东道主,法国队在这里2-0战胜了西班牙,获得了历史上第一座重大赛事的冠军。

    1988年还迎来了一代舞王迈克尔·杰克逊的个人演唱会。

    为什么巴黎圣日耳曼的昵称是“大巴黎”?因为圣日耳曼是属于大巴黎地区的伊夫林省。

    王子公园球场的四个看台都有独特的名字,球队的死忠大多聚集于boulogne看台,也就是南看台。

    这一传统的来源要追溯到球队刚刚建立不久的上世纪70年代,翻新落成不久的新球场为了聚拢人气,将南看台的票价调低,吸引了大批年轻的,特别是学生为主力的球迷,慢慢这个看台也就发展成为了王子公园球场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

    这支历史短暂的球队在21世纪以前并没能在国内外赛场取得什么耀眼的成就,在2011年夏天被卡塔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