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意 (第2/3页)
,在古玩市场上,无论是谁,只要是懂得这件东西的人,他都会跑过去向人家讨教。日积月累,张元年龄虽然不大,二十多岁,可他几乎成了我们古玩市场纸品价格的风向标,他买别人的东西,说给多少钱,几乎没人反驳。
我和王长星是“软硬兼施”,也就是说即玩“软件”也玩“硬件”,所谓的“硬件”是相对“软件”而言,也是我们的行话,主要是指各种古玩和老物件,古玩就不说了,老物件主要是指老钟表、老唱机、电话机、唱片、收音机、磁带等等,反正是八十年代之前的物品几乎都有人收藏。
我们软件、硬件都玩,要想挣钱要求更高了,既要懂得纸品还要懂得古玩。纸品不说了,现在通信发达,手机可以上网,遇到不明白的东西,我们除了有自己的经验,还可以问张元,更能上网查询,根据网上的价格来定价。
古玩就不好说了,价格先不说,就这辨别物件的真假就够麻烦的了。最近几年收藏热,收藏的人多了,造假的也多,市场上到处充斥着赝品、臆造品,就像假货的海洋。要想在假货的海洋中捡到真货,再从真货身上赚到钱,没点道行确实不行。
王长星在这方面做的还可以,他的岁数比我和张元都大,不到三十岁。听他说,他的外公的父亲在解放前就开古玩店,是见过真宝贝的主,王长星的外公自幼熏陶,对古玩一行也是驾轻就熟。王长星小的时候是在他外公家长大的,老爷子家里还有不少玩意,王长星是把这些东西当玩具玩的,自小耳濡目染,到现在水平可想而知。不过,不知怎么的,他还迷恋上了老纸品,干脆就古玩、纸品一起玩。他原来是开店的,可他不愿意用假货骗人钱,或者说是骗大钱,因为这样的事出人命的都有,而现在好货又太难收,于是他关了店,和我们一起摆地摊,我从他那里学了不少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玩市场上的人渐渐的多了,后面的店铺都开了,整个市场开始热闹起来。我们三人还在其他摊子前买书呢,不知谁喊了一句:“老财来了!老财来了!”
我们三人一听立刻丢下手中的书撒腿就往街南跑去,对面迎来了老财。
老财身穿背心,脚蹬人字拖,骑着一辆破电动三轮正往北街行驶,车上装着几个鼓鼓囊囊的鱼皮口袋,不时有人拽拽口袋,老财转脸就骂,那些人也不敢把口袋拽下来。
老财四十岁左右,又黑又瘦,尖嘴猴腮,脸皮厚,爱财如命。他和张元、王长星认识的早,大家在一起卖书,没事的时候一起打牌,经常一起喝酒聊天,关系处的相当的不错。我和他们三个认识的稍晚,不过我们还是因为兴趣相投聚到了一起,最起码我来了以后,他们三人打麻将就不要到处拉人了。
老财的电动三轮刚在我们的车子边上停下,一群围上来的人就开始抢车上的口袋,老财破口大骂:“都别动,谁他娘的再抢我艹他......”老财没有往下骂,众人松开了口袋。
这些围着老财的人大多数是书贩子,有外地来的,有开旧书店的,有在本市场摆摊的,有在孔夫子旧书网开网店的,还有收藏旧书的等人,因为老财的书好还便宜,所以大家一见他来都喊叫着围上去,生怕抢不到他的书。
我和王长星、张元刚才迎着老财跑过去是抓着他的车子跟到这儿的,刚才老财骂的时候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