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阳 (第2/3页)
大,将来恐遭持续报复,乃是自寻麻烦。陶侃得信,郁闷不已,但也就顺水推舟,向谢艾表明自己并无意相犯的意思,要求秦军也不要再来犯境,于是两相休战。
此时江东平叛局势很不乐观。苏峻部将韩晃,抢占芜湖后,抵挡住了几次勤王军的攻势后,到了年底,开始转守为攻。苏峻招揽青州流民为壮丁,派给军械,发往前线以充兵员,并在建康不断调发粮秣。后顾无忧下,韩晃开始水陆并进,温峤接战失利,无奈后退,一直退到彭泽,方才勉强稳下脚步,与韩晃暂做对峙。不得已,温峤接连发送急信,复请陶侃千万再来襄助,陶侃便再起精兵两万,赶赴彭泽,力图挽回颓势。
转年一过,因韩晃始终能压住勤王军的势头,苏峻在建康城有恃无恐,便自称大丞相、太傅、吴王,并开始软禁少年天子及一众皇族,大小政令事无巨细,皆从己出。同时,苏峻还遣使去拜见高岳,并附信与谢艾,请谢艾尽发梁州军,与他配合前后夹击,将陶温联军早日彻底消灭。只要事成,苏峻表示愿意重重酬谢高岳不菲金银财物并及粮草若干担,甚至暗示要与高岳平分天下,南北称帝。
此时的高岳,已经与东晋朝廷有互相猜嫌的意味,便对苏峻使者表示了默许,并立即下令给谢艾,让他攻略襄阳并江陵,且将彭俊正式迁为梁州都护,加强谢艾方面军事的厚度。谢艾本也意图报复,于是在经过充足准备后,统帅三万精兵,并以彭俊亲领五千强弩军为辅助,气势汹汹从房陵城直扑襄阳而去。
留守的荆州军统兵将领管华出城迎战不利,慌忙退入城中闭门死守,并第一时间向陶侃飞报。陶侃方在彭泽与韩晃打得胶着不下,听闻秦军又在背后大动干戈起来,当然又气又急,不过这回他自己也晓得只能一意向前,打败韩晃才可以取得生机,若再掉头西返,则勤王军必溃无疑,届时秦军又无法迅速打败,进退无路便就是大势去矣。
于是陶侃屡次亲冒矢石,大呼酣战,温峤也亲自擂鼓以壮声势,勤王军在二位统帅的严督下,好算是发了狠拼了命,拿出了一往无前的强势。到了本年秋的时候,韩晃终于撑不住,连输数次,一路败退到皖城,勤王军衔尾疾追,四面环围,韩晃不得已只有向主子苏峻求援。苏峻便即亲率台辅精兵两万救援韩晃,又将勤王军打退。
双方你来我往,纷纷扰扰,交相胜负相持不下,但此间襄阳业已被秦军攻陷:先期,谢艾挥军大举东向,襄阳当然戒严,孰料谢艾在做了个诈攻的假象后,置襄阳于不顾,一路疾驰,目标竟然是直指芜湖。芜湖亦是沟通上下游的交通重地,将它抢到手中,无论是谁,想要东来西往,则必须要看芜湖的脸色,尤其陶侃想再回荆州,更是困难重重了。
襄阳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四战之地。南通江汉、东接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