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9章 诸般变化  定居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509章 诸般变化 (第2/3页)

二郎心痛。”

    说着,语气不禁哽咽,眼泪顺腮而落,脸庞低垂,贴到秦王手背上,灼热的眼泪,烫疼了秦王心中的委屈与不甘,也抚平了秦王心中的悲苦与落寞。秦王伸手把秦王妃揽入怀中,声音低沉:“这世间,若还有谁会为我伤怀,便只有观音婢你。所以,观音婢当好好保重身体,陪着我,长长久久地。”

    “喏!尽听大王吩咐。”

    长安城内的风云,远在台州的薛朗暂时不知,他正各地奔波,核查各地关于占城稻的备播事宜。

    历史上,占城稻被引入中国,是宋朝时期,之所以引进占城稻,乃是因为当时中国正闹旱灾。占城稻耐旱耐涝,易耕易种,由此才大规模推广开来。宋朝引入万石占城稻,从江南波及两湖两广,推广范围极大。

    但此时,初唐年间,风调雨顺,并没有旱灾生,占城稻若想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其实很难。若不是主导推广的是新成立的江南水师都督平阳公主和驸马薛朗的话,定不会有现在这许多响应支持的人。

    粮食关系性命安全,家族存续,人人都怕饿肚子,对于更换粮种,在求稳的心里之下,多数人皆心存疑虑。只吴地因为水系达,水力资源丰富,冲着占城稻耐涝的特性,加之想与平阳公主拉拉关系,是以支持的人多一些。

    薛朗按照地域分布,从有意试种的人中,挑选了试种面积最多的。不辞辛劳,选种、选地、撒秧苗的一系列的事务皆亲自指导。一月之内,几乎踏遍吴地所有州县,尽心尽责。

    吴地多丘陵,土地既有那种因为水太多显得有些涝的,又有地势略高,不好浇水而有些旱的。薛朗挑选的时候,并不要地势好、水利也好的,就要这两种极端的,让人试种。

    薛朗放言引入占城稻便是为了让大家多打粮食,占城稻的好处,只靠说,大家定然不信,若第一年能用事实证明占城稻的优越之处,第二年,自然就不虞缺少人支持。

    这是薛朗与裴云昭商量出来的办法。第一年试种便是试种,只要第一年操作好了,后面的便好操作多了。粮种的优越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