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忆童年姑姥山疑迷 化鬼斋师徒结缘 (第2/3页)
而她正是一名即将得道的仙家,路过此地见村民们生活的如此凄苦,愿意为了村民们作这管山的仙灵,来管理山中的精怪,村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的在这山里修一座大坟,她要把自己和山里的精怪一起葬在墓里。
按照老妪的吩咐,村民们在山里修了一座大坟,大坟修好之后,将村民们召集起来,叮嘱大家千万不要把大坟的事情泄漏出去,如果泄漏了这个秘密,有人冒然将大坟打开,他们这个村里的人不管跑多远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当天夜里老妪就带着跟随来的人马进了山,半夜里熟睡的村民们听到山里传来了一声轰隆巨响,等到第二天再上山看时,坟墓的入口已经被塌方的土石掩埋。
几天后的一个夜里,村民们都在睡梦里见到一个身穿彩衣的老妪,手里拄着一根龙头拐杖站在山上,对着山下的村民说道:“从今日起我就是这山里的仙,山中的精怪都已被我收服,你们安心的在这里生活,再也不会有怪事发生。”
白天里村民们互相说起了这个夜梦,都是大惊,没想到这个老妪真的成了神仙,想要为她树碑立传,却不知道她的姓名来路,只好遵成一声老仙。
这两个传说流传到现在信的人已经很少了,除了一些老人还信奉着老仙,年轻人都当故事听,我八岁那年夏日里的一天,我和几个玩伴一起跑上姑姥山上去玩,还记的那是一个和煦的午后,我和小胜、冬子、喜顺还有梅丫追着一只麂子满山的跑。
这麂子也算鹿的一种吧,个头比鹿小,我们追的这只还是只刚刚离窝的小麂子,头上顶着两个肉包,估计是偷跑出来玩的,碰到我几个小屁孩算倒了血霉了,从半山根一直快追到山顶了。
两条腿的人追四条的动物,就像一场另类的拉力赛,跑得我们几个喘了上气,下边那口紧着倒腾都快接不上来了,不过前面那小东西也好不到哪去,呼哧呼哧的喘气声我们跟在后边都能听的到,也就是小孩子轴性,要是换个大人早就该干嘛干嘛去了,谁有闲工夫追它玩。
姑姥山的山顶上挺荒的,从山脚往上看,到处都是绿木葱葱,唯独这顶这一块光秃秃的,只长了一颗参天老树,树下是一块平整的大石,老人们都管这石头叫仙人盘,说这是神仙喝茶下棋的地方。
不知道是我们运气好,还是这小麂子跑迷糊了,等我们追上山顶的时候,小东西一头撞晕在了大石上,真是黄天不负苦心人,最后还是落我们手里,这大概是我记事起,从姑姥山上得到的最大的收获。
为了防止这小东西突然醒来逃跑,我和喜顺两个人憋着劲几步就窜了过去,用上衣把小麂子的四条腿捆了个结结实实,等东子、小胜和梅丫跑过来的时候,我们两已经躺在了地上大口的喘气了。
虽然追了一路累的够呛,现在一口气连句整话都说不下来,心里却是美美的,几个人坐在地上咯咯的傻笑,小胜留着哈喇子说:“很久没在这山里打到猎物了,今晚上回去就让我爸拾掇拾掇给它扔锅里,明一早就有香喷喷的麂子肉吃了。”
小胜他爸做野味的手艺在我们村子里那可是一绝,想想都让人流口水,我们几个男孩子都是举着双手赞成小胜的说法,只有梅丫一个人不同意,说我们太残忍,太没有爱心了,它还那么小,根本不够我们吃的,我们把它抬回去养着,等养大了再吃,会比现在多好多肉的,同时一滴晶莹的液体从她的嘴角滑落。
顿时梅丫的形象就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高大了起来,纷纷举着起大拇指说:“还是梅丫聪明,抬回去养肥了,等过年的时候就能煮一大锅了。”
等我们歇息够了,太阳也要落山了,喜顺找来一根比较粗的棍子,我四个男孩子轮流抬着往山下走,因为怕小麂子扑腾起来咬人,小东还特意用他的衣服把小麂子的嘴给绑上了,等下了山顶的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神使鬼差的回头看了一眼山顶,就见一个老太太拄着根拐杖正站在大石上冲着我笑,笑容有点吓人,明明我们刚刚下来的时候上面还没有人。
我让他们几个回头看,都说没看到人,我揉了揉眼睛又去看,大石上空空如也,根本没有人,我也以为是看花眼了,几个人抬着小麂子,唱着北京的金山上一路往山下走。
回到村口的时候,几个老人拦住了我们,让给姑姥山磕了几个头才放我们进村,我们把小麂子抬到了梅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