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始于楹联,终于楹联 (第2/3页)
自己更加看重王博,肯定比自己更关心才对,既然老师这么轻松,那王博肯定拒绝了,当即呵呵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他知道王博拒绝了,然后又好奇地问道:“那老师,王博的这两句话表达了是拒绝的意思?这两句话究竟是什么?”
柳泰升深色意味深长地问道:“之白,你可知道楹联之中,有一种无情对?”
“无情对?”
杨之百神色依旧疑惑:“我好想听过,但是不懂。”
当即,柳泰升就给杨之百解释了一下。
同一时间,同在京城的莫柏松也在给自己的学生张超阳解释:“王博拒绝了,可惜,如果他拜入柳老头门下,我以后都要被他压一头了。”
张超阳也同样疑惑:“老师,王博拒绝了?这两句话表达的是拒绝的意思?”
莫柏松的神色更加的赞叹,对没有得到王博这个学生更加的可惜,点头道:“不错,这是一种楹联形式。古人之中都很少有人用,近几百年几乎绝迹了。没想到王博竟然知道,他还会写,当真是深不可测。”
“这种楹联,叫做无情对。上联木已半残休纵斧,下联果然一点不相干,上下联看起来要表达的就和下联的字面意思一样,是一点都不相干的。但是,你要是逐字逐字地看,那么下联的每一个字和上联都是可以对应的,一字一字的对仗很是工整。”
“这就是无情对,每一个字都和上联对仗工整,但是含义却是毫不相干,代表的就是拒绝!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莫柏松说完,心中的可惜更甚,摇摇头不再想了,转身就走了出去,不想再房间呆下去了。
张超阳听了之后才明白过来,心中对王博的才华更为震撼。
而在微博上,也有人出来科普了,正是江南大学的周悦教授!
看到微博上数百上千万人发言表示不懂王博这两句话的意思,周悦教授忍不住出来刷刷脸了:“这是一种楹联,古人称作无情对,几百年前就几乎消失了,所以知道的人少之又少,估计就只有我们这些老东西还知道了。”
“无情对的形式就是下联和上联逐字逐字对应,但是上下联的含义毫不相干,表达的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也就是说活,王博拒绝了莫教授的邀请!”
科普了之后,周悦再次公开说道:“我再次代表江南大学邀请王博同学加入我们学校,我们江南大学会给王博最好的待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