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章 许阳断案  治世乱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90章 许阳断案 (第3/3页)

的银两文书,与木鱼、铜磬、佛珠一起作为四大传寺之物被一代代传了下来,这本是寺中尽人皆知的惯例,可由于贫僧对寺中众人摒弃佛祖性恋富贵钱财的行为甚为厌恶,接连赶走了数名淫乐敛财的弟子,导致他们对贫僧心生怨恨,才故意借常住金一事,要赶贫僧下台。”

    璃雅与李谦王紫阳二人互相对视,均觉住持所说较为可信,冯兆察言观色,立即对李谦说道:“下官这就将那十来名僧人唤上来,每人棒打一顿,收回度牒,驱出石佛寺。”

    王紫阳懒懒一笑:“你这县令当的真轻松,还没有确凿证据,那些人也没有心甘情愿的签字画押,你就凭一己喜恶定了案么?”

    冯兆登时冷汗直流:“这……这……”

    王紫阳手指敲着桌子,瞟了璃雅一眼:“冯大人没辙了,你可有招帮帮他?”

    璃雅笑了一声:“我也是凭一己之念判断住持被冤枉而已,至于如何破,我可没那本事。”

    然后俩人一起望向李谦,李谦微微皱眉:“如果今日不是我们恰好遇上,这种案子是不是就不了了之了?”

    冯兆擦了擦额头:“不敢,不敢。”

    李谦已被贬为虔州司马,宜安、抚远县令,照理根本管不到冯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李谦去虔州的因由,谁都不敢说三年后会不会继续回到永昌做宰相,况且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随便一句话都可能要了他的顶头官帽,所以面对李谦,冯兆简直比对着刺史还胆战。

    所幸李谦今日并非找他晦气而来,简单说了几句后并没有再揪住不放,而是淡淡说道:“多拿些笔墨纸砚来,你们都跟着我出来。”

    冯兆不知何故,但不敢多问,只着人尽快去备。

    李谦带着众人走出厅堂来到院中,最后问了一遍:“住持接任时,你们确实亲眼见过那笔常住金被交接过来?”

    下方诸人齐声回道:“亲眼所见。”

    “好,给他们每人一副纸笔。”李谦吩咐完,又让众僧在院中各自间隔一丈多远排成一排。

    “现在,请诸位将当日所见的常住金形状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并标明斤两。”李谦平静说道。

    王紫阳与璃雅扑哧一笑,院中僧侣也傻了眼,常住金本就子虚乌有,当着众多官人衙役的面,他们又没法互相串通,只得硬着头皮画起来。过了一刻钟,衙役收上画纸,只见上面有元宝,有铜钱,有金条,有银饼,望着李谦不屑的脸色,一个个都低下了头。

    结案后,李谦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坐在冯兆后院厅内,捧着一杯茶慢慢啜饮,冯兆也端着茶杯作陪,却一口水也没喝,一直看着李谦的脸色。

    喝完一杯茶,李谦才说道:“只将石佛寺的僧人强令还俗是远远不够的,你辖内的寺院还有多少这种换一张度牒,披一袭缁衣,只为侵吞良田、逃避赋税、奴役贫民之人,一定要详查。”

    冯兆连连称是:“明日下官就吩咐下去,徐阳境内所有寺庙庵堂,一律彻查。”

    “当然,真正一心向佛的有道高僧,你们切勿搅扰。”

    “是,下官一定核准了再办。”

    离开许阳县后,璃雅心情特别畅快,不住夸赞李谦,却见李谦并未有多少欢愉之色,不禁劝慰:“我知道,你对地方官员要求很高,所以有些心痛,但是天下州县那么多,你不可能挨个去督导,只能管好自己今后的一亩三分地,为他们做好表率。”

    李谦叹道:“县令是百姓的父母官,郡县治、天下治,欲使百姓安乐,惟在刺史县令。父母官无才无德,将会直接祸及一方百姓,叫我如何能不忧心!”

    王紫阳也劝道:“你把政的这几年,对地方官的任命极为看重,比起前些年已经大为改观了,我刚已打听过,冯兆只是懦弱平庸,为人为官倒是贤良勤勉,你也不必太过苛责了。”

    与阿信会和后,李谦继续东行,准备到齐州再转头南下,这样可途径河西,回家探望。(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