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大谈出世和入世 (第2/3页)
亭说道。
“哈哈哈!你这么小,如果要懂的话,那还了得呀!其实佛家的思维方式就属于出世,而儒家的思维方式就是入世之学,也就是所谓的红尘!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以去修佛的话!那么人类社会就没有了色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那就会很单调的!如果每个人都是入世的思维在世间生存,那人类就逃脱不了痛苦之心!虽然有人说40岁之前学儒家,然后50岁之后学习佛家,但人的思维定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分别心根深蒂固的扎在脑海里,但也有人经过人情冷暖的折腾,也会踏入入世思维领地的!但思维转变成功的寥寥无几,所以大多数人就会一辈子痛苦下去。”大爷就像讲无字天书似的侃侃而谈。
轩辕亭还是一头雾水的听着,但大概的意思有点明白。
“大爷!那入世也不行,出世也不行!那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呀!”轩辕亭说道。
“哈哈哈!你这就是分别心!如果把两者合二为一,那岂不是就能纵横捭阖了嘛!最好的世间法不是儒家,也不是基督教,更不是******教!而是道家呀!老子就是一个把出世和入世相结合的!道德经就是呀!他是把上古圣贤的理念用自己所领悟的整理成文,集大成者!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其中体系庞大,奥秘无穷!可以说道德经是世间通用的经典著作!”大爷接着说道。
“哦哦!我也看过点道德经!感觉有点难懂呀!”轩辕亭说道。
“哈哈哈哈!那你知道道德经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吧!”大爷笑着问道。
“知道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呀!这很多人都知道的呀!”轩辕亭回应道。
“哈哈哈!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句话和道德经的第一句话,其实表达是一个意思呀!哈哈哈!道德经中无和有,就相当于佛家的空和色一样的!所以说道德经中包含了出世之学,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各个部分,出世思维是属于道经的内容,表达的的出世的思想!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些内容你还记得吗?”大爷又问道。
“这些内容,我记得呀!好像说的是,人的最高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养育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水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水是接近于道的。最善的人,总是把自己居于众人之下,心胸沉静而明澈,待人有爱,真诚并且无私,言谈恪守信用,从政善于处理,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这样的人因为拥有而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也可以说柔弱胜刚强,是长久之道。”轩辕亭说道。
“哈哈哈!记得挺清楚的呀!小伙子!不错!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