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回 梦回乍醒指江山(8)  两宋悲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七回 梦回乍醒指江山(8) (第1/3页)

    她的话刚落音,赵氏三兄弟拍手道:“姑娘一语便指出了其中的猫腻!”徐晟也是心中暗惊,在他看来几张兰亭序虽有差别,但毕竟都是细微的好坏,听文菁这么一说,方知这其中的好坏太多了。

    文菁道:“此摹本颇具神韵,想必是初唐时真迹还流传于世的故吧?”上官荣问道:“何以见得?”文菁微微笑道:“我也是从笔记中看到的,不知其真假。本朝所编纂的太平广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隋末,广州一位僧人得到了兰亭会序。这个僧人有三样宝物,非常珍惜地收藏着。一是王羲之手书兰亭序,二是铜制神龟,三是铁制如意。唐太宗非常爱好书法,听到哪里有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就设法弄到手里。王羲之别的书法真迹,太宗皇帝都得到了。唯独这份兰亭序,听说在广州这个僧人手中,而难以力取。于是,他派去一个人,用欺骗的手段,从这位僧人手里弄到了兰亭序。僧人失去兰亭会后说:‘第一宝物没有了,其余的宝物还有什么值得来收藏的呢?’于是用如意击石,打断了扔了;又将铜龟的一只脚摔坏了,这只铜龟本来在水里可以行走,但脚断了后再也不能行走。这个故事足以说明这幅墨宝的珍贵,并且这只是太平广记中的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在书里洋洋洒洒摘录了几千字,讲述了萧翼从辨才和尚那里骗这幅墨宝的全过程。”赵九道:“据说后来那李世民为了一己私欲,将兰亭序带入了坟墓。”文菁继续说道:“欧阳公所编的五代史温韬传中说:‘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昭陵便是唐太宗的陵墓,所以又有说法是王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