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9章 斗灾年的做大 (第2/3页)
佃户,他们已经算好的了。
新年之后,山崎继续做水田。
村民也雇佣流民挑水,帮忙种地。
只是流民要价很高,宁愿去山里采集物资,那更划算。
待到水田收获,雨季没来,大旱持续。
山崎带人去城里卖水产的粉饼,一斤饼一百文。
饼干实,顶饱,一个人一天一张饼,也就差不多够了。
很多百姓买,还多买,一买几十斤上百斤,囤着慢慢吃。
二十车的饼,六千多斤饼,除了交税,还有五百多两。
买了二十头大牲口,回去拖水,又雇了二十户流民帮忙。
继续卖饼,陆续买了三十头牲口,又雇了三十户流民。
除了叶家等个别流民,绝大部分流民都成了陶垣的长工。
陶垣变成了陶半村,随着干旱持续,庄稼大规模歉收,跑山里采集的人多了。
粮食价格长涨,饼价上涨,卖饼囤钱。
其实饼更值钱,只是灾年囤粮,容易出事。
如今手头有五十万斤饼,堆了几座棚子。
更几倍多的草料,要不是干旱,大多都烂掉了。
草料可以不处理,饼要多卖,反正水里还有。
转眼秋收,官府收不上粮,粮价轰然暴涨。
山崎的饼子,价格更高,一斤二三百文。
买的人也更多,有商家大量购买,转手运到别处贩卖。
二千两银子,一买一万斤。
陶垣由玩蟋蟀的混混,逐渐变成了厉害商人。
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是靠脑筋活络而发财的典型。
德山城一带,教训孩子,都说,你看看人家陶垣,短短几年就发起来了。
被说的人都没脾气反驳,因为确实是眼看着起来的。
当真是天时,地利,人和,还有运气,缺一不可。
到陶家提亲的多了,张氏心动。
山崎却不急,再等一年看看。
因为大旱有可能持续,并转成蝗灾。
……
歉收的问题持续发酵,源头在于田税。
一亩田,不是说遭了灾,就可以不交税。
除非是大灾,像流民那样,整片田地全都被大水给淹了。
否则就是没到收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