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皇后的阴谋  大唐寒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六十三章 皇后的阴谋 (第2/3页)

一个穿着红色宫装的小女孩。大大的眼睛,像两颗黑葡萄,显得天真无邪。白皙的脸蛋,配上大大的眼睛,真是一个小美人。只是白皙的脸蛋上挂着两行泪珠,委屈的样子让人看了心疼。

    我们的大唐皇帝陛下赶紧扔掉皇帝的威严,俯身抱起小丫头,亲亲她的小脸蛋,问道:“丽质,是谁欺负你了,告诉父皇,朕打他板子。敢欺负朕的小公主,胆子太大了,这还了得。乖,别哭,告诉父皇,我这就收拾他去。”

    “父……父皇,是……是哥哥,是太子哥哥。他……他把父皇送我的红色小弓骗……骗走了,说是送给小囡,他还把豫章妹妹的也偷走了,豫章妹妹也在哭呢。父皇,你……一定要给我要回来,呜呜呜,那是父皇给我过生日的礼物。你看,这是太子哥哥让人送回来的,我一点也不喜欢,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这时候,李世民李二大皇帝才发现,女儿的两只手里各抓着一样东西。皇后走过来从他怀里接过女儿抱在怀里,他才有机会仔细看看女儿手机抓着的东西,原来是李哲送给小公主的礼物。虽然之前已经见过一次了,但是再一次见到如此宝物,我们的皇帝陛下还是无法心平气和的面对。他拿起宝物,把发卡轻轻地卡在皇后的黑发上,这一下使得我们的大唐贤更是事美丽动人。

    小公主高兴的拍着手咯咯咯笑道:“母后最好看了,咯咯咯,母后真的,不骗您,真的好看,咯咯咯。”

    李世民大皇帝眼睛也湿润了,在他心里,他的观音婢是天下最好的女人,没有之一。在原来的历史中,长孙无垢去世后,皇宫中就再也没有册立皇后。可见这个女人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历史上的长孙皇后不光美丽也很贤德。历史上长孙皇后利用自身对丈夫的影响力来护慰朝廷贤良,匡正丈夫的过失。长孙皇后一方面欣赏“庇护”着魏徵那些敢于直言的忠臣,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提醒着李世民要行仁政。她以女性特有的力量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辅佐皇帝丈夫,使得初唐出现了有利的政治局面。君明后贤臣直,文治武功,春风和睦,亲切包容。大唐初期迎来了它令后世魂萦梦绕的理想境界“贞观之治”。

    可惜的是,贞观八年(634年),长孙皇后陪同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期间,身染重疾。十年六月(636年),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三十六岁。太宗悲伤不已,遵从皇后遗愿,营山为陵,是为昭陵。纵观长孙皇后的一生,她与太宗从少年结发,一起互相扶持,走过了二十三载。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一与之齐,终身不改。”就是真实的史书中,也对长孙无垢评价很高,张居正《帝鉴图说》中就这样写道:尝考自古创业守成之令主,虽圣明天挺,然亦有内助焉。观长孙皇后之于唐太宗,虽夏之涂山,周之太姒,无以过之矣。太宗外有忠臣。内有贤后,天下安得不太平。

    可以说,大唐的贞观之治,真的有长孙无垢的功劳,最起码作者是这样认为的。

    “咯咯咯,母后更好看了,母后您脸红了。原来是卡在头发上的,太子哥哥也不早说,早知道我就早献给母后了。父皇,太子哥哥给我的礼物我可以送给母后吗?母后戴着真好看,我原谅太子哥哥了,父皇不要再打太子哥哥板子了好吗?”

    “哈哈哈,好,就听我们丽质的,不打你太子哥哥板子了。丽质真乖,知道孝顺母后了,知道把好东西给母后戴了。赏,父皇把那只翡翠蝴蝶赏赐给你,喜欢吗?”看见懂事的女儿,我们的李二大皇帝开怀大笑。

    “喜欢,父皇,我最喜欢那对翡翠蝴蝶了。上次要父皇您都不给我,哼哼。”小公主噘着小嘴说道。

    “那不是你太小,父皇不是怕你摔坏了吗。来来来,父皇把这个给你戴上,这是戴在眼睛上的。”

    “父皇,太子哥哥派来的人说,有太阳的时候出门戴在眼睛上的,就不怕太阳刺眼睛了。太子哥哥最是欺负人,我都打不开盒子,怎么戴在眼睛上嘛。”被皇后抱在怀里的小公主小嘴又在吧吧的编排着我们的大唐太子,很希望自己的父皇把他的太子哥哥摁在地上打屁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