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_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导弹发射井 (第2/3页)
就是双方对攻之后,按照核武器的攻击范围,基本上在第一次打击中,对方的核武器就直接引爆,从而造成大面积的伤亡。
而在这时,就要看谁还有能力发动第二次核打击了。
美国为了维持二次核打击能力,建造了一个特殊的机群,这些飞机全部都是运输机,每天拉着核弹头满天的飞行。
它们的补给就在空中,几乎很少落在地面。也因此,有很多飞机曾经出现过故障。
飞的久了,自然也会有问题,其中就有不少**在太平洋或者大西洋,也偶有落在阿拉斯加州的,曾经因此还爆出过几次新闻。
而苏联隐藏核弹头的方式,传说是有一辆绿皮军列,永远不停歇的崇山峻岭的轨道上行驶,同样绝不停止。
以上的方式,都是动弹的储存的方式,而静态的,发‘射’井就是最基本的储存方式。
当初有可能是苏联帮助华夏建造,也有可能是某种战略合作。至于具体情况,这点萧衍是绝不可能知道的。
但是他知道的,是在华夏与苏联闹崩之后,刚储存进矿井内的新式核弹头,就准备撤走。
这是苏联当时最先进的核弹头,有着强大的威力跟稳定的‘性’能,就算是现在,也属于世界前列的技术。
要知道,苏联很多军工产品,到现在华夏拿着图纸都做不出仿品来。
当时,苏联的科学技术,完全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也唯有美国能与之抗衡。
就是这么一批核弹在进入矿井中没多久,意外发生了,所有的电子产品在同一时间失去了作用。
地面跟地底工作人员失去了,而且在同时,已经改造成发‘射’井的矿井发生了坍塌跟爆炸。
意外来的太快,地面接应的人员根本无法做出反应,地下的人很快就被深埋了。
此后,一共组织了数十次的救援,有华夏单独的,有跟苏联联合的,在多方努力下,也终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终于,他们从一个废弃的通风口重新进入了矿井内,但眼前出现的,完全是人间炼狱。
被困在矿井内的科学家跟工作员,几乎都死了,他们的死状都很惨,几乎完全都是内脏碎裂,七窍流血。
而体表外侧,却没有任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