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 团队至上  全能控球前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十三章 团队至上 (第1/3页)

    虽然棕熊队在勒夫的要求下改变了战术,但是野猫队依然延续着“把球交给比斯利单打”的套路。一时间双方变成了篮球史上的两个极端:个人英雄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一支冠军球队是靠着个人英雄主义走到最后的,再伟大的球星身边也需要有帮手。单打独斗确实能够让球队卖出更多门票和周边产品,但却没办法带来冠军。

    最著名的例子应该是“飞人”乔丹,很少有人记得这个1984年的探花秀直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七个年头才夺得总冠军。其实刚进入联盟的时候,年轻的乔丹就展现出了超人的天赋,从198687赛季开始他连续七个赛季场均得分超过30分,但在1991年以前,他的高得分并没有为公牛带来哪怕一座奥布莱恩杯,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不相信队友,拿到球就只想自己单干。直到菲尔杰克逊说服了他,乔丹才从不断的分享球权中获得一场又一场胜利。不要说他身边的队友都实力过人,以乔丹的性格和地位,他只要不想传球,其他人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而现在比斯利就陷入了这样一个泥潭。在经过短暂的自我怀疑之后,他再一次投身到无限的持球单打事业之中,就算偶尔想到要给队友传几个球,也被棕熊队的凶狠防守化解于无形。就像叶锋之前断定的那样,连续的单打使得比斯利的体力迅速下降,毕竟棕熊队的内线不是软柿子,每一个回合不管球有没有打进,他都耗费了极大的精力。而且和勒夫的贴身肉搏他从来就没有一次占得上风,这也是另一个导致他消耗太大的原因。

    反观勒夫,那真的是在进攻端闲庭信步。由于双方教练执教理念的差距,棕熊队更倾向于团队配合,这也使得每一个球员的战术素养都非常高,彼此之间默契十足。而当威斯布鲁克和叶锋只负责把球带过半场却把分配球的任务交给勒夫的时候,他在高位简直是随心所欲。不管是持球单打还是吸引防守后的传导球,勒夫都有绝对的自由,而且他对场上形势的判断也远非比斯利可以相提并论。

    不过到了半场结束的时候,棕熊队仅仅以40比33领先7分,让人不得不佩服比斯利确实有争夺第一中锋的资本。在野猫队得到的33分里面,他一个人就砍下了21分,同时还贡献了8个篮板。勒夫的数据则相对更加全面一些,15分、7个篮板和5次助攻丝毫不输给对方。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前往更衣室的路上,勒夫完全没有疲劳的样子,一直都在跟队友大声说笑,但比斯利却显得有些脚步虚浮,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布满大颗大颗的汗珠,就算队友好心上前慰问也是一副强打精神的模样。很显然比斯利在整个上半场的消耗要远远超过勒夫,这对野猫队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棕熊队所在的客场更衣室里,每个人的表情非常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