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诸葛亮 007 (第2/3页)
现在特派持使节左中郎将杜琼,赠给您丞相武乡侯印绶,追谥您为忠武侯。
英魂有知,对此亦感宠荣。
以上是刘禅祭奠诸葛亮的原话,上面说过诸葛亮和刘备君臣际遇,这里说一下刘禅和诸葛亮君臣际遇,如果刘备是知人善任,给了诸葛亮机会,那么刘禅就是气度恢弘,给了诸葛亮巨大的包容。
诸葛亮是真心辅助刘禅的,有人说诸葛亮大权独揽擅权,甚至有取代刘禅的心。诸葛亮权势很大,甚至和曹操有一比,与司马懿有一比。其实我觉得这三个人可以相提但不能并论,这三个人都是权倾朝野,甚至可以说比皇上权力还大。权力其实一把剑,剑有两面,剑越是锋利,不仅能伤害别人更能伤害自己。而且权力的诱惑是巨大的。
比如曹操青年时期的志向是为国效力,也就是为了汉朝效力,可是当曹操功绩越来越大,野心也越来越大。以至于最后虽然取得巨大成就统一了北方,但是却失去了最初为国的初衷,曹操这样做是否正确不提,只是想说人一旦拥有权力,很难放弃。除了自身原因以外司马懿和曹操不肯放弃权力原因还有功高震主,一旦放弃权力自己和家族都会灭亡。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让儿子继承。
而诸葛亮、曹操、司马懿都是三国时代的俊杰,很难说谁更强,但如果选一个最能控制住自己的**,守住自己的理想,最公正无私的人。这人一定是诸葛亮,诸葛亮与司马懿和曹操相比虽然少了几分权变。
但多了几分正直,公正即便是大权独揽也不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且在死后推荐蒋琬为继任者,没有把精力放在争权夺利上,而是放在兴复汉室上。而且在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百姓团结,官吏廉洁,人民爱戴,因为这样蜀国不仅能度过最艰难的时刻,而且还能不断的向魏国进攻,蜀国在诸葛亮手上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而诸葛亮南征北战为的不是自己,而是蜀国。所以蜀国的百姓尽管承担很大兵役,但是没有怨言,即便诸葛亮死了之后,蜀地的百姓开始纷纷的祭祀诸葛亮,评价一个是不是有功于百姓,不是活着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死了之后。
诸葛亮死了十几年之后人们因为怀念诸葛亮,而对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推崇备至,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不是诸葛瞻建议倡导。百姓们都会互相转告说:“这是诸葛瞻所提倡的。”可见蜀地百姓对诸葛亮的爱戴。而且诸葛亮绝对没有反叛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