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七章 玛雅传说的渊源  序摇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百六十七章 玛雅传说的渊源 (第2/3页)

星历年(他们发现金星在八个地球年中刚好走了五圈,然后重复循环,便用5除8个地球年的天数——2920——得出584天),今日计算则为583.92天,误差率每天不到12秒,每月只有6分钟。以如此高的精确度计算出金星历年,实在是不可思议。玛雅计日的单位出奇的大,考古学家已经知道的数值为:

    20金(Kin)(天)=1乌纳(Unial)(月)或20天

    18乌纳(Unial)=1盾(Tun)(年)或360天

    20盾(Tun)=1卡盾(Katun)或7200天

    20(卡盾)=1伯克盾(Baktun)或144000天

    20伯克盾=1皮克盾或2880000天

    20皮克盾=1卡拉盾或57600000天

    20卡拉盾=1金奇盾或1152000000天

    20金奇盾=1阿托盾或23040000000天

    为何要发展如此巨大的数字?这个数字单位大到即使是现代人也用不上。以今天的科学眼光来看,如此巨大的数字只有天文学会用到。天文学家经常要用很大的数字单位表示星系间的距离,只有天文学的“天文数字”才会这么大。在玛雅历法中“卓金历”的历法,以一年为260天计算。奇怪的是在太阳系内却没有一个适用这种历法的星球。

    依照这种历法,这颗行星的大致位置应在金星和地球之间。“卓金历”中的符号,表达玛雅人所描述的银河核心,与太极阴阳图非常相似。有玛雅学者认为,“卓金历”的历法记载了“银河季候”的运行规律,据“卓金历”所言:地球已处在“第五个太阳纪”,这是最后一个“太阳纪”。在银河季候的这一时期,太阳系正在经历一个历时5100多年的“大周期”。时间从公元前3113年起到公元2012年止。

    在这个“大周期”中,地球以及太阳系正在通过一束来自银河系核心的银河射线。这束射线的横截面直径为5125地球年。换言之,地球通过这束射线需要5125年。玛雅人把这个“大周期”划分为1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演化都有着十分详细的记载。13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又划分为20个演化时期。每个时期历时20年。历法循环与中国的“天干”、“地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