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天正六年八月末(一千五百七十八年) 上野城(穗北城)  樱花下的血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天正六年八月末(一千五百七十八年) 上野城(穗北城) (第2/3页)

咯,到底是很有几分不爽的墨依还是将面具拉上来提出了接下来的策略。

    是关于岁平的四百余众加入到围城的备队中办法,毕竟布置围城军势和策应备队有着很大的不同。

    墨依针对围城的办法也是很快的提出了以如今战争稍微有所不同的反突围的办法,

    而她的这个办法也并不是她自己能够凭空想出来到的,这个办法的来源是冷兵器时代犹如教科书般的《罗马军制》的二十八条所提到的方案。

    围城部队防止城内士兵反击的时候,往往将壕沟挖在弓箭的射程之外,而且外侧还要用围子和桩柱,甚至小塔楼加固之;万一城里出来突袭也可以凭此抵挡一阵。而这种设施叫做洛里卡(小胸墙)。

    墨依的确是根据着战国时代的军制仔细的思考了下,罗马式的小胸墻是不太可能采用的。

    因为无论是一箭之地,还是壕沟的尺寸罗马的军制上都是按着严谨的测量办法进行的,如今在战国时代,这群武士当中可是找不到足够的工匠进行测量。所以墨依只能采用这个防御墙的思路,并且折中的来布置阵地。

    她的办法是让军势依山下寨,挡住城外的要道而不是在直接在城下结寨,从而威胁城中的军势。

    而防御的方法当然不是使用简单的栅栏,加上眺望用的橹这么随意。

    她的方法是用深壕沟再加上花篱,

    随着山势布置弓手和长枪兵。

    而整理花篱的问题因为也是这些农兵头一次进行这样的土木作业,墨依还是请出少主一起当场监督这些农兵们的劳作。

    而她所选的花篱的木杆差不多也是一人半高,埋入土中至少要入半的距离,每一根的仔细检查后再用木藤或者是其他绳子扎牢。

    到底是村人较多,这种扎篱笆的活他们抱怨了一阵后也只好依照着墨依吩咐的办法扎出了两层有余。

    然而这花篱布置的位置却是在壕沟前面是用来迟滞进攻的武士,使得弓手和藏于壕沟后面的长枪手能够给予敌人最大杀伤。

    而壕沟后面的土墙,墨依依旧指挥着农兵是用壕沟挖出来的草坯土块垒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