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4章 阁老,元庆乃信人也!  明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574章 阁老,元庆乃信人也! (第3/3页)

是想亲自护送孙承宗回高阳老家,只不过,孙承宗的地位太过突出了,他要走,辽地各个阶层代表,都要来送行。

    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元庆并不想与辽西方面,产生太多的纠结,自然是低调行事为妙。

    至于马世龙那边,如果他能把事情压下来,就算递给李元庆千儿百八的关宁军他的嫡系,李元庆也愿意接着,给他们一口饭吃。

    正如那句老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都是吃辽地这碗饭的,李元庆非常明了,活的滋润的,注定只是寥寥的少数,只有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撮人。

    哪怕他马世龙是孙承宗第一批带到辽地、身份也是最高的武人,但李元庆却非常明了,这里,他说了可不算。

    此时的关宁之中,将门虽是不少,但真正的坐地户子、地头蛇,只有一家,那便是祖家。

    祖大寿,自他的祖父辈开始,便已经在辽地扎下了根子。

    当年,他仅是游击职,去驰援沙岭之时,就已经带了近万的骑兵,在这方面,又有谁能跟他比?

    更不要提,此时的祖家,祖大寿、祖大弼、祖大乐兄弟数人,都是子侄昌盛。

    别说是宁远了,便是大凌河,前屯,也包括山海关这边,哪个要害部门,没有他祖家的门人?

    甚至,就是祖家的子侄!

    便是当年的李家后裔,现在,也只能仰仗他家的鼻息。

    至于吴家。

    那更不用提。

    吴三桂的亲生母亲,正是祖大寿的嫡亲妹子。

    这种盘根错节,马世龙只挂了个虚名,本身能力又只是寥寥,能保住他嫡系的利益就不错了,又怎的还能奢望其他?

    …………

    李元庆赶到孙承宗的官邸时,正巧碰到了另一位熟人,孙元化。

    孙元化是今晨赶过来,风尘仆仆的,眼睛中还有泪痕,看得出,孙承宗的离职,对他打击也很大。

    都是熟人,孙承宗也没有避讳李元庆,直接将李元庆和孙元化招在了一起,温言勉励。

    而通过孙元化的嘴里,李元庆也知晓了,袁督师正在赶来的路上,怕是中午就能到。

    赵率教、满桂、祖家、吴家,还有辽西各方面的代表,在下午差不多也能到。

    李元庆也不避讳孙元化,恭敬的拿出了他的礼金,一万两银票,交到了孙承宗手里。

    一看这礼金,莫说是孙元化了,孙承宗都被吓了一大跳,“元庆,这,你这是何意?这礼金太厚重了,老夫可不能收。元庆,你该不会也是学那些人,要喝兵血吧?若是如此,老夫可决不饶你!”

    李元庆忙恭敬对孙承宗磕头,“阁老,您不要管这银子元庆是从哪里来。这只是元庆的心意,就算您要打要骂,元庆也绝无二话。”

    孙元化也没有想到李元庆竟然会这般耍起了‘无赖’,但他怎的能不了解李元庆的为人?

    又怎的能不了解李元庆的心意?

    若这银子不干净,李元庆又怎敢拿给孙承宗?

    片刻,他深深叹息一声道:“阁老,元庆真乃信人啊!您家大业大,回去需要照顾的地方可绝不少,这银子,您就收下吧。”

    孙承宗老眼里也有泪花涌动。

    他虽是离任了,但根据大明的惯例,他这离任的份子钱,怕也绝不会少。

    正如孙元化所说,孙承宗已经年近七十了,子孙一大把,大部分人,都是要靠他来养活,他又怎的能不缺银子?

    原本,孙承宗预计,他也就能收个一两千两的礼金,却没有想到,李元庆一人,就给了他几乎可以安享晚年的礼金啊。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