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视察春耕! (第2/3页)
此时,天气虽然极冷,北风呼啸,海风串联,又冷又咸又湿。
但四处的田地里,到处都有着不少忙碌的人影,还有许多身穿军装的身影。
他们都是田间地头的挖井作业队。
既然老天爷不下雪、不下雨,那李元庆和他的子民们,只能是靠自己来了。
外面风极大,李元庆披上裘皮袄,戴上鹿皮帽,亲自到这些挖井作业队身边查探状况。
念儿和梅甘娜,在马车里也呆的无聊,便也都包裹的严实,跟着李元庆身边,小心而又有趣的,查看着这些挖井作业队的昨夜情况。
庆幸的是,天气虽然恶劣,但长生岛的地理条件却是非常优越。
在南信口北段的辽南本土,许多挖井作业队,要挖上二十几米,也就是七八丈、甚至是八~九丈,才可见到干净的淡水,但在长生岛本土,一般挖个十几米,甚至是七八米,便可以找到干净的淡水水源。
只不过,因为靠海实在是太近了,四面环海。
许多淡水水源,需要仔细甄别。
如果混杂了海水的咸度,那就绝不能浇灌土地,那样就会把庄稼烧死。
如此,挖井作业队的工作,依然不轻松。
好在,长生岛此时物资充盈,挖金作业队,不仅有李元庆官方、政事署方面的补贴,被打井土地上的老百姓,自然也不能怠慢了这帮工程师,也会好酒好肉的伺候。
这也使得,挖金作业队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油水却也很丰厚,各人干的也都非常卖力,有条不紊。
又视察了几处挖井作业队的工况,李元庆一行人,来到了西南面的一处舒缓、但却并不算矮的土坡上。
李元庆一身黑色裘皮袄,头戴镶金鹿皮帽,腰束白玉带,脚蹬鹿皮靴,居高临下的俯视、审视着周围田地的详情。
这片区域,距离长生岛城区大概四五里地,一路向西面、向南面的陆地深处延伸,方圆大概有五六千倾土地,皆是良田,都是用来种庄稼的,是长生岛的核心利益所在。
早在三四年前,李元庆从上海县、徐光启老爷子那里,引进了地瓜之后,便一直不断的完善、改良。
到了此时,长生岛在地瓜和庄稼的分配方面,已经非常成熟。
好地种粮食,差地种地瓜。
尽可能不浪费每一分土地,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
李元庆此时也无比佩服自己,当年果断而又艰难的这个决定。
也就是在长生岛,完全属于一张白纸,可以由他李元庆,完全按照他想要的规制,来作画,来实施。
否则,哪怕是广鹿岛、石岛、长山岛这种地方,这些规划,都不一定能顺利实施下去,还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扯皮和煎熬。
因为地方本土势力的顽固,不思进取,或者说没有知识,他们只认死理儿,很多事情,非常难以推广。
包括后世时,农村工作,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工作,也是相当难以进行的。但凡能做出成绩的,那都是真正的强人。
一是这些地区,老百姓的知识程度普遍较低,乡土化、宗族等等各种意识,太过强烈,简直是油盐不进。
再者,受制于先天条件的劣势,没有强有力的外力帮忙,很难会取得开拓性的进展。
但却很少有、有资本的强力,愿意去开发这些‘吃力不讨好’、可能几年都见不到回报的地方。
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工作自然就难以进行了。
但此时,长生岛是李元庆的长生岛,是他的本土,他才是这里唯一的主人。
这里的一切,都
(本章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