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9章师直为壮,曲为老 (第3/3页)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赵云就是当年刘虞的武力加强版。胡人当年敬服刘虞,还只是限定在文治方面,而现在赵云文治不错,武力更强……
赵云弯下腰,轻轻拍了拍胯下的战马的脖子,战马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心意,温顺地打了个响鼻,甩了甩尾巴。
这战马原先也脾气暴烈,等闲三五人根本抓不住,可是现在于赵云胯下,温顺得就像是一只小羊。
就像是赵云挑选出来的,这些跟着部队一同带领往南的胡人骑兵。
胡人之中,也有顽冥不化,或是已经习惯了杀戮劫掠,不懂得修正改变的。
毕竟对于某些胡人来说,他们的一生可能都是在这种弱肉强食的环境里面生活,他们会服从于赵云,只是赵云对于他们来说是『强者』,然后他们遇到『弱者』的时候,就会展露出残暴来,而这个过程他们会显得很自然,毫无矛盾。
赵云将这些不太能习惯改变的胡人,让张郃带回了大漠。
那边,才是这些胡人骑兵熟悉的环境。
因为骠骑军横扫大漠的原因,原本的鲜卑乌桓等胡人部落孱弱,于是更为北面的部落自然就南下补充空虚的大漠,而随之就带来了更北面的有色人南下。
这是一条食物链。
就像是历史上的大萌,不是只有在其末期的时候才有什么女真后裔,强悍如斯,而是之前的那些,甚至有可能更加强悍的,已经毫无声息的死在了山海关下。
任何军队,都是要磨合和融合的。
随便抓些人来,硬凑,是凑不出军威军容的。
就像是在赵云眼前展现出来的这支军队,就是一幅融合之后的画卷。
精锐的汉军骑兵,甲胄鲜明,队列严整,沉默中带着钢铁般的纪律。他们的甲胄大多为玄色,上面镶嵌着代表职级的纹饰,显得既庄重又威严。
士兵们手持长枪,腰挎佩刀,坐姿挺拔,目光坚定,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训练有素的严谨。
而在两翼活动的,大部分是胡人骑兵。
原先属于匈奴、乌桓、鲜卑的勇士,现在都归入了北域军的行列之中。
他们喜欢在制式的盔甲之外,还额外穿着皮袄或杂色的战袍,皮袄大多为棕色或黑色,上面还保留着动物的毛皮颜色,显得粗犷而豪放。
也正是因为这些杂色的皮袍,形成了在北域骠骑军队列之中的别样点缀。
他们的马鞍之后,也挂着和汉军骑兵不同的武器,比如套索。
他们信任哪一位如同雪山般令人安心的汉人统帅,知道赵云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智谋过人,跟着他作战,总能取得胜利。
斥候不断从前后方奔回,向赵云禀报军情。
他们骑着战马,身形矫健,动作敏捷,很快就能穿梭在队伍之间,将前方的地形、敌军的动向等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赵云。
赵云听完斥候的禀报后,会迅速做出判断,然后通过传令兵将命令传达给各个部队。
庞大的骑队根据地形和军令,时而如洪流般汹涌推进,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要将整个大地都覆盖;时而又如溪流般灵活分流,绕过山丘,穿过河谷。骑队穿过河谷时,马蹄踩在水中,溅起一片片水花,冰凉的河水打在士兵身上,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行进速度。
一种磅礴的生命力和必胜的信念,笼罩着这支军队。
他们像是顺应时令南迁的候鸟,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坚定地向着目的地前进。
从幽州出发,一路而下,几乎没有什么像样子的作战。
几乎所有路过的县城,都是见到了骠骑前锋之后,就立刻扔掉了曹军的旗帜,然后打开城门,捧着图册跪在城门口。
就像是当年袁绍失败之后,曹军前来那时,他们也是这么干的……
不可不说是业务精湛,操作纯熟。
这些冀州土著奉上了笑脸和菊花,甚至还有早就准备好的粮草和美人。
赵云收下了粮草,打发走了美人。
有键盘侠嚎叫,不要可以给我啊……
可是赵云知道,粮草是可以分给全军的,但是美人呢?
杀了,一人分一块?
还是先分给某些人,告诉另外的一些人,先美自然会带来后美?
若是真收下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几个美人那么简单了。
赵云谨慎,冷静,不留破绽,每到一处,便是骑兵四出,不仅是确定路线的安全,也是清剿周边可能存在的『贼匪』……
见赵云如此,一些冀州土著也就『死心』了。
或者说是暂时收敛了,隐藏了……
这么做,自然就是走走停停,骑兵行进的速度,并不算很快。
不过,只要大军开动起来,因为战马间距的关系,这气势就非常庞大,宛如遮天蔽日一般的烟尘在冀州之北扬起,滚滚如同黄色的巨龙一般,席卷而下,即便是不是全速奔驰,也带来极大的压迫感。
在暮色来临之前,斥候前来禀报,说是在前方发现了另外一支骑兵。
赵云略有一些疑惑,甚至有些惊讶,因为曹军在冀州幽州的骑兵基本上已经没有建制了……
这来得会是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